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戴玉强: 歌剧的未来在中国

出处: 作者: 网编:任海超 2015-12-09
  商报记者 暴帆/摄
 

  他——

  中国歌剧的名片,也是这条辉煌道路上的苦行僧。从美国的波特兰歌剧院到英国的科文特皇家歌剧院,从歌剧《图兰朵》到《阿依达》,他以“歌剧王子”的盛名跻身歌剧艺术的金字塔尖。他历经磨难痴心不改,“宁愿累死在舞台上,也不愿平平淡淡过一生”。多年以来,他毕其心血甘为歌狂。他获得的荣誉很多,最在意的“头衔”是中国节能减排形象大使。他酷爱红酒,是《北京商报·红酒周刊》特约顾问。他就是戴玉强。

 

 

  产业预言1

  歌剧正在走出低迷

  商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歌剧演出市场化程度并不高。作为艺术典范的歌剧是否仍处于低谷?

  戴玉强:即使在其发源地,歌剧本身也并非赚钱的行当,美国金融危机后,很多州立歌剧院及二线歌剧院甚至纷纷倒闭。但让人惊奇的是中国歌剧正在走出低迷。近三年国家大剧院歌剧节期间,全世界的歌剧专家齐聚北京,国家大剧院出品的《山村女教师》、《西施》、《赵氏孤儿》等原创歌剧让他们刮目相看。从剧本、音乐、导演、美术、乐队、制作、演员阵容等水平看,《西施》、《赵氏孤儿》都已具有西方大歌剧的水准,中国歌剧不断制造的惊喜及创作演出的繁荣态势,让“外国人看了都很眼红”。“12月的第一个周六,天寒地冻,人群聚集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门口,就为了观看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西施》(雷蕾作曲,邹静之编剧)。该剧讲述了古代中国美女西施的悲惨传奇故事。”这是去年12月21日《纽约时报》题为《西方歌剧在中国进入繁荣时代》报道的一部分,该文章称经过若干年来在大都市和无名腹地建造壮丽辉煌的高级大剧院之后,中国正开始经历歌剧制作和原创的蓬勃发展时期。 

 

 

  产业预言2

  歌剧并不需要“普及”

  商报:目前的歌剧市场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重现其昔日辉煌,赢得更多的市场和观众?

  戴玉强:目前的市场情况是“谁出资谁定价”。举办演出的剧场一方,出于人员、设备等因素的考虑,自然会定出高额的票价。但由于歌剧的成本太高,加之原来赠票现象非常普遍,仅凭票价无论如何也无法收回成本。但现在起码有一半的观众开始意识到应该自己掏钱买票,观念的转变尤为难得。

  歌剧并不需要普及,对于市场,应该是迎合和引导相结合。艺术应该具有引领性。它源于百姓,还要高于百姓。要使群众欣赏到更美、更好、“踮踮脚够得着”的艺术。要引领大众,而不是一味迎合大众。所谓普及歌剧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所有老百姓都看歌剧,而是不断扩充这一队伍。因为即使是在歌剧的发源地,这种艺术形式也仅是少数人的艺术。民歌(山歌)是农业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戏剧、芭蕾、交响在内的剧场艺术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而流行音乐则是信息时代的结果。作为西方工业文明文化表现形式最高境界的歌剧,多少年来始终没有成为面向大众的艺术。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工业、信息文明的交点,这就决定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复杂多样的,不能苛求哪一种艺术形式必须成为主流。

 

 

  产业预言3

  中国的歌剧已经步入春天

  商报:未来中国歌剧发展态势如何?

  戴玉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着社会对文化和艺术产品的需求,中国歌剧已经步入春天,硬件上不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重庆、武汉、郑州、西安、天津等城市有了歌剧院,甚至包括增城、东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都建立了颇具规模的歌剧院。除了世界一流的硬件,更可喜的是,内容创作上也开始渐入佳境,目前在排的民族原创歌剧就将近20部,随着《文成公主》、《红河谷》、《孙中山》、《边城》等作品的创作排练,歌剧演员开始忙起来了,演出邀约纷至沓来,我个人更是分身乏术。总政歌舞团今年几部大戏《党的女儿》、《太阳雪》、《野火春风斗古城》、《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新老歌剧今年演出尤为火爆,反响热烈。

  

 

点评

  文化产业作为创造财富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引起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在娱乐时代高雅音乐变得越来越尴尬并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价值体系被一再颠覆,但以戴玉强为代表的艺术家们仍然在憧憬、跋涉和坚守。他们代表着中国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未来。

  ——北京商报记者 李瀛

  

 

微寄语

  @dtdtdtdt1:国人男高音第一。气势雄浑流畅。毫无矫揉造作之声音,非常正统。

  @泰拉松:你是我看到过的最好的唐荷塞,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唐荷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