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虽然正式接手北京市住建委主任一职仅有短短两个月,但无论是同事还是同行,甚至口内的记者,听到最多的便是一句“太适合了”,因为这是他的老本行。
毕业于北京建工学院的杨斌,一直致力于城市建设领域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参与北京第一个整体规划的住宅区域方庄的建设,到望京城市综合开发的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再到数条地铁线路的开工,这位学者型官员始终致力于北京城建领域的发展。
在市住建委的工作人员看来,杨斌对城建领域的业务“信手拈来”,随和中透露着坚定。
在口内记者看来,这位每次视察第一句话就问“记者朋友到了没”的主任,秉承了市住建委一贯广开言路的风格,而且相当好打交道。
产业预言1
承诺调控目标一定能实现
商报:大家都很关注北京市提出的“稳中有降”的楼市调控目标,作为市住建委的当家人,我们替老百姓问一句:能实现吗?
杨斌:北京房价的调控目标,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今年1月发布的“新国八条”要求,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在3月29日,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今年新建普通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这显示出市政府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的决心。既然我们承诺年内房价要实现“稳中有降”,年底就一定要达到这个目标。
产业预言2
保障性住房供应将成平抑房价利器
商报:楼市第三轮调控已经过去半年,北京的调控目标出台也有百余日,能否介绍一下当前市场的走势?
杨斌:满足群众刚性自住和改善性需求,主要是通过市场上的新建普通住房解决,所谓新建普通住房是指住宅小区容积率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其中以90平方米(含)以下住房为主,包括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
这其中,我们从公布的数据看,上半年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13948元/平方米,较去年全年14847元/平方米降了6.1%,其中,保障性住房1.3万套,同比增加12%,占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套数的34%,比重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新建普通商品住房成交2.5万套,同比减少19%,成交均价每平方米18297元,与去年同期的18146元相比,基本没涨,过快上涨的房价已经得到遏制。
从保障房的供应来看,“十二五”时期北京市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00万套,比“十一五”翻一番,其中今年要建设20万套,比去年13.6万套增加74%,今年竣工目标10万套,比去年的5万套也翻了一番。市里面的推进速度很快,可以预见,这批保障房入市后,将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流。
产业预言3
质量是保障房的核心
商报:这么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困难都有哪些?
杨斌:在短时间内集中建设如此量大面广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从资金筹集到建设监管、质量保障,我们的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因为不仅要给老百姓一个房子,还要提高他们的居住品质,最近我们在保障房领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成立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另外一个就是在所有保障房中树立质量保障牌。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的成立,将破解保障房融资瓶颈;而树立永久质量保障牌,则是强化建设主体的责任,将加强质量管理摆在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首位,把“质量第一”的原则贯穿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全过程,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把保障房建成质量过硬、人民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心工程、精品工程、阳光工程。
点评
几轮楼市调控,面对一些人一次又一次制造“调控恐将无疾而终”的言论,老百姓们一次又一次动摇信任,开发商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死扛到底”的态度,作为刚刚接手市住建委的杨斌,说出“稳中有降目标一定会实现”,承担压力可想而知。住房已不单纯是住房问题、经济问题、保障问题,调控成败的意义,关乎政府的责任、群众的信任。可喜的是上半年,我们看到了保障房投资增速超过230%的增长;6月北京新建普通住宅的成交均价初步实现了稳中有降。如果说,保障房的大量入市,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那么整体普通商品住房价格的下降,更是初步显现了调控的成效。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我们相信,今年年底,杨主任和他率领的市住建委会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消息。
——北京商报记者 齐琳
微寄语
@我是小满哥哥:如果北京楼市调控实施细则得以完善执行,市场将发生重大变化;在压制购房需求的同时,保障房的加大建设将改变房地产市场的格局,房价上涨的势头会得到遏制;如果住房供应充足,即使未来限购的政策撤出,也不会出现房价的报复性上涨。
@重庆蔡律:房地产利益博弈开始向政策落地点倾斜,过去因土地财政、银行利润、开发商利益有关联,四波调控,强化了对地方政府问责,货币政策空点打援,银监会审慎监管,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显露,开发商手持现金等待楼市调控政策松动、反弹希望落空,楼市调控继续从严!压缩开发商盈利空间,政策有时比资本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