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餐饮业由“乱小散”走向品牌化

出处: 作者: 网编:任海超 2015-12-09
 
 

  他——

  身兼北京烹饪协会会长和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温文尔雅的举止,沉稳果断的作风,让他既是京城老字号企业的统领者,也是为餐饮界争夺话语权的权威人。

  在同行眼中,他精力过人。虽然年逾花甲,却让年轻人自叹不如。尽管他谦逊、低调,但却用自己丰富的智慧,把一家单纯经营烤鸭的餐饮企业做成了中国餐饮业的第一品牌;让这家百年老字号的传统文化与资本市场完美结合,用成功上市追赶了一把时尚潮流。他提倡的“连锁经营、做大做强品牌”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餐饮经营者们“菜品惟一”认知的转变。

 

 

  结缘

  他与《北京商报》的结缘恰好与《北京商报》的更名同步而行。

  在《北京商报》更名之后,举办了影响巨大的“北京十大商业品牌”第一届评选活动。在首届“北京十大商业品牌”颁奖典礼上,作为获奖企业的领奖人,姜俊贤第一次仔细阅读了《北京商报》,感觉这张报纸与众不同:不是泛泛地报道,而是从经济视角去分析、评价企业,有穿透力、有深度,对商业企业的经营有帮助。颁奖会后,这份独特的报纸就开始摆上了全聚德集团管理层主要领导的办公桌,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北京商报》和全聚德集团之间,在他的引导下,从相知、结缘到相互合作,《北京商报》和企业间在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和相互促进中并肩前行。

 

 

  产业预言1

  餐饮增长占比不会降低

  商报:“十二五”规划会给餐饮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姜俊贤:“十二五”时期国家明确扩大消费需求、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特别提出要引导住宿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餐饮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多元化、多样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中使我国人均餐饮消费额由1978年的6元,到2005年的680元,再到2010年的人均1320元,这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奇迹。展望未来五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与商务交往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以及追求高品质生活愿望的增强,必将助推餐饮业呈现出更为兴旺的前景。

  去年,中国餐饮业的收入接近1.8万亿元,这个数字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比重大。但是从餐饮行业总体看,还处于规模大、企业小、比较分散的状态。未来五年,我国餐饮销售收入总量增长预计在10万亿元,保守看,即使增长5万亿元,也实现了翻一番。

 

 

  产业预言2

  中国餐饮进入从乱、小、散向品牌化、集约化整合

  商报:未来,如何评价餐饮企业的成功与否?

  姜俊贤:评价餐饮企业是否成功,应该以比重衡量,而不是单纯看零售额增长。目前中国的餐饮业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水平参差不齐,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餐饮企业的入行门槛较低,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标准不统一。未来五年内,餐饮业的发展会注重大企业、大品牌的集约化,餐饮企业要想占住自己的市场,必须要使自己的市场份额随行就市。看一家餐饮企业在餐饮业整体中的比重是否能随市场总体的增长保持不变甚至提升,这样才能综合考量餐饮企业、餐饮品牌是否被认可。

 

 

  产业预言3

  餐饮增长的爆发点在大众快餐

  商报:您认为未来北京餐饮的增长突破口在哪里?

  姜俊贤:从市场需求看,家庭用餐社会化、服务需求多样化、服务要求优质化的特征日益明显,讲求绿色、安全、营养、健康、实惠成为主旋律。从行业发展看,高端餐饮、家庭聚会、大众化快餐将是主导行业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尤以大众化快餐为主导。

  如果餐饮业整体增长按5万亿元计,那么大众化快餐五年内的增长空间达2万亿-3万亿元,这是不容小觑的信号。未来五年,大众化快餐将会涌现出一批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品牌,这样的格局除了现有优秀企业的品牌建设外,或将会通过兼并和股权投资来实现。

  

 

点评

  餐饮业从改革开放前的消费者排队等位吃饭,到如今的“想吃什么有什么”,家庭用餐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这就为餐饮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样化、优质化的特征日益明显,大众餐饮消费将朝着讲健康、挑品牌、选实惠的“物超所值”方向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吴颖

  

 

微寄语

  @小雨伞:全聚德陪伴着北京走过了这么多年,是当之无愧的老字号!

  @泪珠:全聚德的烤鸭享誉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