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消费维权嬗变 中国经济的另一面映像

出处: 作者: 网编:康秋炎 2015-12-04

  2012年的“3·15”已经到来,本报对新世纪以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出的当年度有代表性的消费维权事件进行梳理。不难发现,消费维权领域悄然发生着改变。消费者的投诉领域已经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投诉的重点已由被称做“老三件”的服装、鞋帽和日用百货转变为汽车、房子等大件商品。这些转变,映衬出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品质在大幅提升,而水平和品质的提升必然会增加更多的诉求。

    2001年

  手机三包难

  焦点事件:手机质量问题频出无保障  “三包”有待完善

  消费者李某购买的手机使用不到一年即维修了四次,并且仍不能正常使用。李某要求退货,但却被告知要收取折旧费。按“手机三包”每日0.5%折旧率的规定,因为折旧率过高,消费者不得不委曲求“换”,且只要使用超过200天,消费者就丧失退的权利。

  点评:进入新世纪后,手机从“贵族产品”逐步成为“生活必需品”。与此同时,手机质量问题频发。手机“三包规定”虽已从这年开始实施,但不完善、不落实的情况大量存在。

    2002年

  留学有陷阱

  焦点事件:学子梦断留学黑中介  虚假广告害人不浅

  每年只需1600美元,无需入学考试,可以就读南非最著名的戴慕灵大学。这样的广告在当年吸引了众多有着留学梦的人。事实上,中介公司所描述的南非最著名的戴慕灵大学,只是一个私立教育集团,它颁发的文凭在中国不被承认。

  点评:随着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出国不再是难事,而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找中介。但时下留学中介的虚假广告随处可见,违法违规现象相当严重,甚至让怀揣留学梦的学子“梦断异乡”。

    2003年

  面积会不实

  焦点事件:商品房面积像“皮筋”  房产测绘工作盼规范

  李先生在南京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合同约定商品房建筑面积110平方米。但在办理入住手续时,实测建筑面积却达125平方米,须补齐超额的房价款。双方为此发生争执,李先生最终向房地产开发商提出了退房申请,并要求房地产开发商赔偿违约损失。

  点评: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商品房,商品房面积不实的投诉呈直线上升趋势,这类问题在商品房市场中十分突出。只是,狂热的买房炒房情绪,让房屋原本重要的问题变得次要。

    2004年

  百姓理财盲

  焦点事件:投资股权“跨出国门”  百姓理财当谨慎

  上海出现了一种新的投资理财方式,即购买将赴海外上市的投资公司股权,可以让投资的人民币变成英镑或者美元。工作人员现场发布的很多资料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实际上至今没有一只股权在海外上市。

  点评: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准就是进入“理财经济”,想着怎样用钱再“生”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骗子才发明出这种理财产品。消费者应擦亮眼睛,否则“你理了财,财也不理你”。

    2005年

  洋货并不“洋”

  焦点事件:欧典地板非 “德国制造”  买洋货要验明正身

  欧典地板标榜“德国品质”,但媒体的调查结果却是在德国当地根本没有过这样一个企业。与此相近的案例还有许多,施恩奶粉、阿诗丹顿热水器、卡姿兰化妆品,起个洋名字冠上洋背景似乎就能够给自己卖个好身价。

  点评:消费不再是糊口,而成为一种品质的象征。于是,也就有了形形色色的打品质坏主意的李鬼。套上一个外国血统或洋气的名字,就敢喊出让人咋舌的高价。

    2006年

  炒作最值钱

  焦点事件:藏秘减肥茶引质疑  保健品也许并不保健

  “藏秘排油茶,3盒抹平大肚子。”由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不仅内容夸张,同时经策划包装后,经销商每盒6元的出厂价到了市场就涨到29元,不过就多了藏秘排油这四个字,就从消费者手里赚到了23元钱。

  点评: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对健康的关注就成为一个重大的消费蓝海。充斥着各种功能的养生和保健品的虚假广告,导致了对保健品市场产品质量投诉的不断增加。

    2007年

  疯狂的短信

  焦点事件:垃圾短信精确发送  手机用户无处躲藏

  分众无线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掌握了中国5亿多手机用户中一半的手机用户信息。在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后,公司会进行详尽分类,精确发送。只要一台电脑,连接短信群发器,每个群发器每小时就可以发600条短信,这样算下来,每天就可发送3000万条。

  点评:中国手机用户全球第一,也使得相关的产业异常繁荣。手机在方便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没有秘密可言。垃圾可以成为一门生意,垃圾短信不可以。

    2008年

  隐私拿来卖

  焦点事件:个人信息低价大公开  信息安全让百姓担忧

  有一个公开叫卖个人信息的网站叫海量信息科技网,全国各地的车主信息、各大银行用户数据,甚至股民信息等,这个网站一应俱全,而且价格也极其低廉。仅花100元就能买到1000条各种各样的信息,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应有尽有。

  点评:市场经济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买卖的,现在大部分的中国人,哪个不用手机、不上网、不存钱、不炒股?而我们的信息正是这样泄露的。

    2009年

  一房有二主

  焦点事件:首例一房两卖被判“1+1”赔偿  消费者购房不能马虎

  北京雍和大厦的开发商在合同上制造“文字陷阱”,先把门面房卖给郑先生,随后又卖给另一家业主,但既不给郑先生房子也不退款。2009年,法院一审认定开发商违法,根据郑先生的已付购房款,双倍赔偿近1100万元和利息损失33万元。

  点评:进入2000年后,随着商品房市场的火爆,一房两卖的投诉不在少数。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始终处于交易弱势的地位,而惟有法制发挥“惩恶扬善”的作用,才能让这种欺诈噤声。

    2010年

  迟到的召回

  焦点事件:全球召回落下中国  丰田“补招”背后现傲慢与偏见

  丰田2010年在欧美及本土召回的原因层出不穷,且召回数量动辄超越百万台。而中国市场的召回原因大抵是跟着欧美市场炒冷饭,且国内超过10万辆规模的召回屈指可数。

  点评: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产销两旺的背后,是汽车投诉量的更快增长。2010年频频出现的汽车召回事件,给汽车质量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而跨国车企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刻意漠视,更是短视行为。

    2011年

  食品不安全

  焦点事件:“健美猪”做火腿肠  食品安全无从保障

  在南京,许多市场都在销售几乎看不到肥肉的“健美”猪肉,这些“健美猪”竟然都是用瘦肉精喂成的。而大部分瘦肉精猪肉,都流进了双汇公司。

  点评:尽管此番“出事”的只是双汇集团的分公司,但无论“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还是“诚信立企、德行天下”,都不会允许“健美猪”被收购、加工、出售。名头越大,责任越大,在丑闻曝光之后,股价下跌、名声扫地都是可以预料到的后果。

  106年前的美国,《丛林》一书出版,里面描述的芝加哥肉制品加工厂的恶劣生产环境,把全部美国人恶心得翻肠倒胃。这引发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扭转了企业“只顾自己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丛林经营法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劣币”厂商的不懈揭黑和曝光,才能为中国的消费环境赢得信心,一点一滴的改善,跬步也可以致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