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看尽天下汽车,我们十年仍未看够、看懂。
两年一次的北京国际汽车展今天正式揭盘。全球汽车集团悉数到场,各种新车跑车概念车纷纷献媚,各类总裁CEO竞相邀宠,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全球汽车盛筵,聚光灯下,主角是中国。
香车宝马诚如是,但对于媒体,更多的是怀着对汽车工业无尽的未知惊叹,奔波在这流光溢彩的背后,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边准备着北京商报套路的采访计划,一边感慨良多:国际车展越来越考验智商。十年前,我们兴奋地追随产业发展的脚步,不敢停歇片刻;十年间,虽常感迷茫,但不曾放弃片刻;十年后,中国汽车市场已搭上全球脉搏,神经盘根错节,宛若生命一体,我们悉心守望。而《北京商报·时代汽车》,有幸茁壮成长于这十年,从始至终,捕捉每一次在我们眼前轰然爆炸的历史。
十年前看车展,我等是彻头彻尾的新手,仗着新鲜感和使命感充斥全身,血脉贲张,指点江山。乍一听说国际级车展,浓缩着全球精华,我们便无畏地准备着各种想象。看完,凑了个热闹,没体会二三。
不过,那时报道汽车的媒体少,互联网不甚发达,信息不对称,回头看来虽似自娱自乐,但仍占到了抢鲜的便宜。当然,至于看懂了什么,说不清,思考更谈不上。只记得都带着两个相机,一个胶片的,一个数码的,场内狂奔。搜罗到的东西,虽留存至今,但没再翻一眼,尘封在羞涩与稚气之中。后来,经历了无数国内外车展,我们逐渐积累了看的经验。
十年,弹指一挥间。城市的道路都被堵了,前辈们都逐渐隐退了,我们却似乎还没梳理好思想,情感。毕竟,环环相扣的问题很多,很纠缠。譬如,汽车全球第一市场的代价,使我们失去了绿色,换来了灰色,怎么办?譬如,自主品牌压力更大,生存空间更加有限,怎么办?所以我们不能释怀,我们心中牵挂很多,备感不安。
十年,我们经历了从被汽车快餐文化强灌,到学习观察品评汽车产业发展;从最初不识全球汽车“6+3”格局,到如今能分析中国汽车四大四小的生存状态,我们学会了思考而不盲从,感性而不任性,理性而不冷酷。
十年,给了中国汽车机遇,也带来巨大挑战。眼前的事实是,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自行车王国不再,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渐成,提速已成习惯,空气难求新鲜。外国列强惊叹于咱的容量,着调不着调的大牌挤破咱家门槛,而我们将向何处去?
十年,市场换技术已成梦呓,但中国汽车依然在剧痛中憧憬着蝶变。跨国车企赚得盆满钵满,自主品牌也在跬步前行。正所谓,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十年,记忆里的东西太多太乱,每一个碎片化的印象都是时代发展的个人注脚。往昔一帧帧的画面回放,春暖依旧,只是换了人间。
坚信,历经风雨,方有天边彩虹得见。无悔,继续坚守,为中国汽车下一个十年。莫道今年春将尽,来年春色倍还人。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