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杨溪今日评

公务员 拿出点职业精神

出处:政经 作者: 杨溪 网编:zhanglan 2015-12-03

昨日,北京市朝阳区纪委通过北京纪委网站通报了3起典型案件。其中,朝阳区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多名工作人员因王菲到该中心办理业务时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在工作区围观、拍照、索要签名,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北京市朝阳区纪委通报称,给予该中心主任范明悦党内警告处分。

消息一出,有人拍手称快,有人替公务员喊冤。淡出歌坛的王菲,似乎从来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动动手指发条微博便令万人痴狂,更何况如今天后下凡,引发群众围观总是在所难免。

但问题出就出在,围观的不只是群众,其中不乏公务员的身影。在现场尚有大量群众等待办理业务的情况下,一些公务员擅自离岗围观拍照,的确不应该。而在王菲办理完业务离开后,经办王菲业务的工作人员没有妥善保管工作信息,允许其他工作人员拍摄业务档案中王菲的照片,也有违背职业道德的嫌疑。批评他们“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一点都不冤。

提起公务员这个符号,脑海里会冒出无数熟悉的标签。但本质上,公务员是一个服务业群体,他们服务的内容是“公务”和“政务”,服务的具体对象是全体国民。

尽管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热度有所下降,但每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仍然令人叹为观止。公务员“热”,往往伴随着公众对于“金饭碗”的传统想象,认为公务员高福利高稳定高保障高权力。

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写过《追寻美德》一书。他说,人的追求有两种不同的利益,大部分人只追求外在的利益,如权力、财富、知识,这些都是外在的。但当以外在利益为动力的时候,一个人很容易改行。今天做这个行当赚钱不多,明天改成另一个赚钱多的行业。

近两年,公务员辞职下海的不在少数。放弃对职业伦理的尊重,缺乏职业精神,也正是原因之一。千军万马赴国考,考上后又大呼“上当”,想着如何转行赚钱,这对保持一支高质量的公务员队伍不是好事。而人的美德是内在利益,意味着我非做不可,不做这个就满足不了自己内心的渴望,那是金不换的。

干一行,不一定就非得爱这行,但既然身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要有这一行的职业精神。社会秩序依赖于社会分工的有序,而社会分工又依赖于每个行业的工作者按照这个行业的职业规范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各行其职,然后有序。

社会有分工,职业有不同。在一个凡事都讲究专业的年代,公务员能否有点职业精神?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职业的权利,既然选择了国家公务员这一职业,就必须坚守职业精神,在岗位上尽心尽责。反之,一旦轻视或丢掉了职业精神,就算不会出错出局,天地再广阔也难有作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