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60后的“北京青年”

出处: 作者: 网编:康秋炎 2015-12-01
 
  北京现在画廊
 

  “采访黄燎原的时候,正赶上他为画廊准备8周年的展览开幕。除了草场地的北京空间外,工体的餐饮地标‘饪我行’也被布置成了庆典的阵地,不只是展示画廊的作品,黄燎原还要在这儿请一回大客,以感谢这些年来在身边帮助自己的各路朋友们。说起入行的年头儿,黄燎原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他在自己的微博这样写道:‘一直以为自己见异思迁,可算算,写作一直没有停止,摇滚做了20年,画廊居然也做了8年!’”

  采访黄燎原的时候,正赶上他为画廊准备8周年的展览开幕。除了草场地的北京空间外,工体的餐饮地标“饪我行”也被布置成了庆典的阵地,不只是展示画廊的作品,黄燎原还要在这儿请一回大客,以感谢这些年来在身边帮助自己的各路朋友们。说起入行的年头儿,黄燎原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他在自己的微博这样写道:“一直以为自己见异思迁,可算算,写作一直没有停止,摇滚做了20年,画廊居然也做了8年!”

  黄燎原的身份极为复杂,做过记者、编辑、开过餐厅、策划过摇滚音乐节、制作专辑、写小说、经营画廊,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时候总是背着他标志性的“军挎”。谈到每一件自己做成了的事儿,他总是不停地念叨“靠朋友帮忙”,“都是运气好,命好”。其实,黄燎原明白,作为一个60后的北京人,他目击了时代文化太多的现场,在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的时候,自己略带警惕地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态度,而对于自己坚持的东西,他从没迷失过。

  黄燎原在新华社大院长大,在父母的影响下,生性开朗的他更乐意在家里看书、画画,而不是像其他孩子天天在外面玩儿。黄燎原很早时候就接触到了许多国外的音乐和文学作品,并自己去参加一些文学活动。14岁那年,他就经常去玉渊潭爬上树听芒克他们的诗会,这些老大哥也经常带着他玩儿,带着带着就把还是个孩子的黄燎原带上酒桌一起喝酒聊天了。从那时起,黄燎原就有了要做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并且出入于各种文化聚会,许多并没有交集的圈子因为他的活动而扯上了关系。黄燎原认为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已经完成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阅读,而与此同时,音乐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他的命运。

  在当年的音乐大潮中黄燎原也弹吉他唱歌,跟人“茬”过琴,并录制了一张没有发行过的专辑,但他认为高调的自己更适合做一些幕后的工作,虽然不会成为摇滚明星,但这种生活却会为自己免去很多打扰。起先,他还是从自己擅长的文字开始写音乐专栏,当时一周写六个报纸的专栏,之后便做了中国注册的第一家私营的音乐制作公司汉唐文化,黄燎原作为一个幕后音乐工作者的能量蓄势待发。

  在黄燎原的策划历程中,最让他记忆深刻的便是贺兰山音乐节,与当年风光无限的香港红磡体育馆的演出相比,黄燎原认为,1994年是中国摇滚乐的春天,而2004年却是一个低谷;贺兰山音乐节在当时集合了几乎中国所有知名的乐队和音乐人,同时也遇到了空前的困难:为了防止土地扬尘,说服投资人提前种植了麦子来固沙;同时又用飞机喷药来除蚊子,临演出前发现没有批文等状况。黄燎原认为贺兰山音乐节就是一次对自己能力的极限挑战,从写策划、拉赞助、找乐队,甚至订机票、订住宿,然后舞美、灯光、音响所有事都是一个人在做,就宣传时找了一个朋友帮忙,那时候长红胡子、白胡子,10天不睡觉一点儿不觉得困。而贺兰山音乐节的结果是12万人在沙漠中3天的狂欢和为投资人产出了600多万元的收益。

  朋友说黄燎原天生就是一个商人,但是黄燎原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同时是一个能够把理想变成现实的人。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有理想,只是纸上谈兵得多,能够把理想转换成现实是一种能力,其实很多人都缺乏这种能力。“我觉得我有这种能力,因为我做事很努力,可能不严谨,会被很多人诟病,但我是一个很努力、很执著的人,只要我想做这个事就肯定能把它做成。”

  相比在音乐行业的成就,黄燎原在画廊业的故事也不得不被称为一个奇迹。1999年的时候,黄燎原便有了做画廊的打算,因为身边有太多画家朋友资源,并且有人投资,咨询了很多人的意见之后,一直到了2003年画廊才开起来。那时黄燎原已经有了10年后才回本的心理准备。意想不到的是,差不多5个月的时间,画廊靠销售就收回了成本。

  北京现在画廊2004年以杨少斌的个展作为画廊的开幕展,当时杨少斌暴力血腥的风格被很多人认为根本无法销售,而黄燎原却对此次展览信心满满。开幕后,参展作品全部售罄,这在当时简直是一个奇迹。从那时起,黄燎原便展示出他对市场判断的准确眼光,画廊也于2008年作为中国第一家本土画廊进入巴赛尔博览会。之后由于金融汇率的问题画廊资金出了一些问题,由于黄燎原的坚持和身边朋友的不离不弃,画廊挺过了难关,现在又回到了卖方市场。

  黄燎原在2010年底出了一本书《烂生活》,虽然是写摇滚音乐人的生活状态,但书中有句话我觉得可以概括黄燎原的立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保持对世俗生活的警惕,因为世俗生活太美好、太诱人,在你奋不顾身地投入世俗生活的同时还应该保持旁观者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