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王潇立)除了传统柜台式的销售模式,如今珠宝企业也在积极尝试电商,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近日,千叶珠宝市场营销中心副总裁李锡凌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经历过一次失败后,千叶珠宝会在明年再度“触网”。
2011年,千叶珠宝曾经尝试过电商销售,但收效并不让人满意。李锡凌也坦然承认,那是一场失败,当时千叶珠宝的顾客群主要依靠门店引流,电商引流的成本很高;加上当时的消费者对于千叶这个品牌的信赖度相对较低,因此那时的线上尝试并未取得成效。“千叶珠宝明年将利用线上平台整合全球的设计资源,在采取价格差异化战略的同时,也会推出只供应线上的珠宝产品。”李锡凌说。
事实上,不止千叶,目前国内几家大型珠宝企业在电商平台的发展都面临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窘境。以国内最大的珠宝企业周大福为例,公司董事总经理黄绍基曾对外表示,集团在网络平台的投资已达数千万元,未来将要投入近1亿元打造电商平台,5年内电子商贸可达到占整体销售5%的目标。但在公司去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到,周大福的线上销售额尚不足1%。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珠宝企业一致看好O2O,但更多的只是抢占宣传高地,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多。目前,国内珠宝企业O2O的最大难点是同质化过于严重,品牌间的差异化太小,要想成功转型O2O,除了在珠宝行业有足够的专业度,产品定位必须清晰。国内珠宝企业想要成功掘金线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5年,对于珠宝企业而言依旧充满挑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珠宝产业2015年上半年总交易额为2150亿,同比2014年下降7.2%,黄金市场更是经历4年的价格下跌,消费购买热情持续降温。
对于行业低迷趋势下企业未来的发展,李锡凌认为,今年上半年珠宝行业增速下滑主要受反腐政策和投资性需求下降影响,但由于传统黄金饰品在千叶珠宝整体产品线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大。“未来,我们仍将聚焦一线城市的一线百货,满足白领中产阶层对于中高档价位时尚珠宝的需求”。李锡凌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