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合伙开医院 赔钱受排挤

出处: 作者: 网编:康秋炎 2015-11-25
  李松堂与患者的关系像朋友更像亲人
 

  临终关怀最早发源于欧洲宗教理论,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是为了让患者有尊严、舒适到达人生的彼岸。李松堂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旦明白生与死只是生命主体的两面,活着也将会是一个不断创造意义的过程。

  带着内心对临终人的敬畏,1987年协和、北大医院等知名医院的专家与李松堂一起开办了一所北京专家联合医院。这家医院在建院初期计划主推临终关怀项目,但由于当时社会还没有太多人接纳这一学说,医院最初是靠其他部门盈利的,作为这家医院成立目的的临终关怀部仅有六张病床,长期处于门可罗雀的状态。

  李松堂的第一个病人是他的邻居,一位40多岁患有晚期乳腺癌的患者。那时的出租车没有现在这么便利,患者的爱人每日将她从楼上背下来,用平板车拉到医院做治疗,之后患者再躺在平板车上被运回家。在李松堂的劝说下,患者住进了专家联合医院的临终关怀部,没有再接受复杂的治疗,更多时候是用麻醉药止疼,最终患者愉悦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阶段,家属也对李松堂充满感激。

  送走一位没有经历太多痛苦的患者之后,更加坚定了李松堂从事临终关怀这项事业的决心。然而,自己的一腔热血并未获得更多人的认同。由于李松堂所经营的临终关怀部不靠卖药赚钱,所以一直处于赔钱的状态。尽管是建院的股东之一,但赔钱的事实依然摆在所有人面前。没过多久,他就受到了其他部门和院领导的排挤,连他写的处方药房经常都以“没药了”不支持他的治疗行为。

  血气方刚的李松堂说自己无法忍受与思想僵化的人一起工作,带着几名得力助手撤出了医院,于1988年,在北京香山附近开办了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当时医院有200多张病床,患者的人数保持在80-90人。

  有了自己的空间,李松堂开始在临终关怀领域里大展拳脚。在人们对死亡充满回避的时候,李松堂随时要面对生命的终结。

  不过,处在襁褓期的松堂关怀医院亏损是必然的。李松堂回忆,从1987年到1992年期间,自己平均每年要向医院倒贴20万元左右。但资金方面的窘况从未改变他从事临终关怀事业的决心。

  一名在松堂医院安详离世老人的女儿是媒体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这位记者认为松堂医院的模式非常值得关注,因此在处理完老人后事后,又带来了几名媒体同行进行报道。从那之后,来松堂医院考察、学习、报道、志愿服务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患者的高入住率,那时的李松堂感到,仿佛事业的成功就在眼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