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共和国同龄人的“关怀梦”

出处: 作者: 网编:康秋炎 2015-11-25

紧邻京通快速路,在管庄地区林林总总的高楼之间,一座三层小楼上挂着“松堂关怀医院”的招牌。炎热的下午,医院一层大厅旁边一个玻璃门的大房间里,八名耄耋老人正聚在一起,看着电视剧《精忠岳飞》。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坐着轮椅,或仰着头盯着电视屏幕、或低垂着脑袋若有所思。这时,一名身材高大的“白大褂”大踏步地走进来。

  “大家都认识我吗?”院长李松堂进屋后带着他特有的洪亮嗓音,首先试探着向老人们打招呼。

  “我认识你,你是李双江!你是来给我们唱歌的。”一名老人颤抖着从轮椅上站起,双脚小步蹭着地面慢慢走到李松堂跟前,一把搂住了他。其他老人也放弃看电视,让医护人员推着自己的轮椅聚拢了过来。李松堂没有辜负老人的期待,清了清嗓子,唱起了一首上世纪50年代的老歌,在李松堂的带动下,几名老人也跟着哼唱起来,唱不出来的老人则会轻轻拍手帮忙打拍子。一曲终了,有老人用力发出“好”的喊声。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北京商报记者很难想到一家医院的院长能和自己的患者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和默契。

  来到松堂关怀医院的都是临终者。他们因疾病、意外或衰老等原因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等待死亡的随时降临。李松堂和他的团队所做的工作,就是陪伴这些人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让他们带着满足、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投身临终关怀事业26年,李松堂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送走了多少老人。在这些老人中,有音乐家、铁匠、舞蹈演员、教师、哲学家……每一名都处在生命末期,是需要人们关爱的弱者。在李松堂看来,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最终都必须直面自己的死亡。每当到高校为学生们演讲时,李松堂的开场白都是:“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有一万多天,你们就要死了。”

  “临终关怀的目标不是延长患者的生命,而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做患者心灵的陪护者。”李松堂说,能让松堂医院的每一名临终的人享受到关爱,是他的梦想,而这个梦已经实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