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于家伊学成归国。在英国学习的过程中,她深刻地体会到了西方国家对新兴产业的培育,以及通过顶层设计在国际间的不同经济层面进行传递,并实现其价值。
刚回国时,于家伊在英国的一家机构做咨询,工作内容是给企业做一些商业模式设计,给企业提供一些包括怎么去募集资金、怎么去设计在产业链的位置、怎么去发力等这样一些结构上的问题。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于家伊发现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项目,于是做了一些调研,然后就决定用这个项目进行创业,利用微生物技术致力于循环经济,专业从事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发新型肥料。
就这样,于家伊出发了。很多人并不知道,一幅精心绘制的商业图景已在她的心中徐徐展开。
“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和以前的减量化不一样,把有机废弃物最大地资源化利用,体现废弃物的价值,而资源化恰恰是大自然当中流动的价值,如果用一个时尚的词描述就是‘节能减排’。”说到自己的事业,于家伊很动情。
于家伊介绍,嘉博文自主研发出了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的土壤调理剂,把无价值的废弃物开发成高附加值的新型肥料。在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情况下,这个产品不但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同时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障了食品安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嘉博文的这项技术还实现了“贮碳于土、固碳减排”,推动了我国农业二氧化碳减排。
嘉博文通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装备的标准创制和产业化应用,实现了生物环保与生物农业两大产业技术标准的对接,不仅解决了城市泔水、地沟油和垃圾污染环境等老大难问题,而且破解了我国农业减肥增效、土壤调理急需的生物肥料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瓶颈。
“废弃的东西在另一个地方是有价值的。我们国家的土壤种植方式,只施用化学品肥料,对大自然的产物——碳源性肥料使用还不多。这就造成了土壤不能‘修生养气’。所以要投入碳肥,去补充土壤对基本元素的追求。可以说,嘉博文就构建了一个需求、市场、健康的链条。”于家伊继续向北京商报记者“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