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别人眼中的“拼命三郎”

出处: 作者: 网编:康秋炎 2015-11-25
  2013年德国Intersoalr展会为参观客人讲解
 

  经过一波三折之后,终于上了市,但并非意味着“万事大吉”。金融危机的逼近,让正处红火期的光伏产业蒙上了一层疑云。其实,苗连生在2007年8月就已经预见到行业寒冬的到来,但形势的严峻却超出想象。那段时间,他白天在一线的生产车间和销售公司中来回走动,晚上美国开盘后开始继续研究股票直至第二天凌晨,早上又要准时出现在公司门口向员工说“早上好”,休息时间不超过三小时,这样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持续了整整21天。

  金融危机爆发一个月后,英利宣布将电池组件从4.1美元/瓦降至2.98美元/瓦,由此还引发了中国光伏企业在欧洲市场的价格战,苗连生也因此备受业界其他巨头指责。

  其实,英利做的最引起业界轰动的一件事,发生在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二年。2009年3月22日,敦煌10MW项目特许权招标会上,国家发改委表态将以此项目确定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并确定放开的市场规模。在1.53元/度、1.09元/度、1.44元/度等所有的报价中,英利和国投电力报出了0.69元/度的“惊爆价”,这个价格远远低于行业2-3元/度的平均成本,同行们都怒斥其是搅局者。

  英利方面解释说,出低价的真正原因在于“中国的决策层还没有真正下决心搞光伏发电,英利只能以主动降价的方式引起决策层的注意,同时也让大家认识到光伏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是一种人人用得起的绿色能源”。

  随后,苗连生又向全球客户宣布了其六九硅业试产的消息,将在国内第一次用新硅烷法生产出纯度在六个九以上的硅料。这意味着英利“全球最完整产业链”的口号终于变成现实。然而,“全产业链”却是耗资巨大,一条投资1亿美元的100兆瓦生产线,光投资上游的切片、铸锭环节就需要6000万美元,所以有人公开声称,英利全产业链的战略“不聪明”。这样的批评并没有削弱苗连生拼一把的勇气。

  直至现在,英利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去年全年组件出货量达到2300MW,出货量全球第一,然而同期内,公司却是净亏损高达30.644亿元。

  对此,英利给出的解读是“让利赢市场”。“行业企业都赔钱,关键是要看钱赔在哪里。英利生产制造这部分没赔钱,都让利给客户了,这个是能控制的。”苗连生说。而这种低价政策也产生了效果,1999年英利承担的是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而现在英利一天的产能就达6兆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