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要和产业配套做“大物流”

出处: 作者: 网编:康秋炎 2015-11-02

  新机场为物流业带来二次发展

  要根明认为,空港新区一要发展航空物流业和现代物流产业,二要重点发展具有临空指向特征的高新技术、先进制造、金融服务、物流商贸等产业,三要积极发展物联网、信息与科技、生态低碳产业等。

  “发展物流业是基于新机场建成之后廊坊巨大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着眼于在空港新区内建立临空产业区的现实要求。通过临空产业区带动周边腹地的整体发展,带动全市产业的升级转型,形成强大的经济增长极。”要根明解释说。

  在采访期间,几乎所有物流业的采访对象都将期盼投向了新机场。不少从业者认为,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廊坊的区位优势,在北京产业功能外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廊坊地区承载较为高端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能力,进一步发挥廊坊在环京津增长极中的战略突破口作用。他们同样表示,新机场的建设为廊坊市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廊坊市应依托机场高效快捷的运输能力,大力推动临近县市区多层次物流业快速发展。

  资料显示,北京新机场分近期、远期规划建设。近期共建设四条跑道,设计目标为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总用地为4.41万亩,其中廊坊市范围内用地1.88万亩。远期规划七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达1亿人次以上,用地面积为68平方公里(含一期用地),其中廊坊市范围内用地25平方公里。这将为廊坊打造临空经济区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初步规划廊坊临空经济区总占地220平方公里。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总监陈智国指出,围绕第二机场的建设,廊坊应该做好包括高端制造、临空服务业等临空产业的规划与布局;另外,新机场的建设可能不是产业方面,更多的是城市功能的建设。

  北京商报记者在探访廊坊的物流园区时也发现有大量土地空置,而这些都被经营者看成是未来发展航空运输业相关产业的基础。廊坊市市长冯韶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围绕航空运输业、航空物流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临空产业,将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适时启动规模招商活动。

  不过在一位物流从业者眼中,廊坊的物流发展也面临着北京的正面竞争。其表示,北京早已依托新机场制定了航空城及整个南部区域的发展规划,物流也会是北京考虑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数据显示,北京的南城发展规划仅2013-2015年就将投资2900亿元,航空城300平方公里范围内近四年就将投资840亿元,这样大的投资力度超出了廊坊市的能力,其对产业的推动力也应大于廊坊市。在此情况下,廊坊市应重点发展具有自身特点的物流产业,拉动相邻区县交通物流引擎。

  发展有特色的物流产业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从空运来看,北京未来的新机场功能非常强大,但廊坊如何去配套对接产业是很重要的问题。在规划的时候,政府需要避免走入误区,做物流就是做物流,不和产业结合起来,这样的经验往往都是失败的。目前,廊坊需要找准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定位,物流和相关产业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相关产业的配套包括仓储、仓配等,廊坊可以为北京和天津做配套,为做物流仓储的企业提供转移,它的功能应从配套上做文章,土地成本低、人力成本低和地理位置是廊坊的优势。

  一位物流公司负责人也表示,廊坊政府发展物流业的热情并不如对接京津的高端制造业高。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可以看到,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包括提供企业创新发展资金支持;在土地、税收、通关、结汇、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优惠的政策,在项目签约、立项、审批、建设乃至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提供一条龙服务。“物流业对于税收的贡献小,无法和高端制造业相比。”该负责人坦言。

  对此,一位专家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廊坊要想发展物流业,必须结合自身产业特点,避免与京津正面冲突,使廊坊市的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结合,起到相得益彰的发展效果。如可以发展冷链物流,将销售对象定位于民族特色航空食品市场,如国内穆斯林区域等,更可以是中东的伊斯兰大市场。还可以依托永清台湾工业园、浙商新城,建立面向世界各地的小商品及服装等产品的专业物流。此外,大城、胜芳、香河的家具产业,也可以让廊坊的物流产业成为有形市场与航空物流业的结合。

  “无论是对海外、国内市场还是只针对京津冀地区,廊坊的物流业在规划初期首先要找准产业的定位,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效果。物流是个大格局,一定要上规模,不能小弱散差,要和产业配套做大物流、做平台,政府也要多听听行业的意见、专家的意见以及市场的意见。”徐勇诚恳地说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