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非常愿意给外地人讲解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港是如何坐拥地利优势的。几天前,在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一间办公室里,产业研究室主任蒋宁指点着地图给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天津港所处的黄金区域。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天津港位于京津城市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更被誉为北京的海上门户。“天津港不只是滨海新区的港,也是北京的港、京津冀的港。所以,该港口当之无愧地成为天津市最大优势与核心资源。”蒋宁说。
提到滨海新区的发展,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刚感慨颇多,十多年前,他刚到天津工作后就曾到过一次滨海新区港口,当时的天津港由于大量运输煤炭、铁矿石等散货,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我从人民大学毕业后由于不适应北京的环境,选择到天津工作,也是班里仅有的两名离开北京的学生之一,但到了天津港一看,其落后的状况让人非常失望。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天津港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发展之快令人咋舌。”刘刚说。
2003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62亿吨,当时天津为这一年净增3000万吨的历史性突破兴奋不已,但实际上,这只能算是起步。2004年该港口货物吞吐总量达到2亿吨,到2010年突破4亿吨,去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一向被认为是衡量港口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地位的重要数据,2003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为301.5万标准箱,2004年达382万标准箱,2010年达到1000万标准箱,去年这个数字更是突破了1300万标准箱。
北京商报记者从一进入滨海新区就看到,这里整体环境非常整洁,绿化优美、高楼林立,从城市规划来看并不逊色于北京城区。开车行至港口周边,首先注意到天津港的港口作业均采用了先进的机械运输技术,这使得即使在散货为主的南疆港区也看不到空气污染的迹象。事实上,要在如此大面积的港口区进行环保作业并非易事。
很多初到滨海新区的人恐怕很难分清天津港各个港区的功能和定位,据蒋宁介绍,天津港港区陆域面积达131平方公里,其中,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干散货和液体散货作业为主;东疆港区以集装箱码头装卸及国际航运、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和离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东部区域正在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以重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粮油轻工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南港工业港区东部区域是以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为主的新港区。
以天津临港经济区为例,其官网上的投资动态中显示,今年来,几乎每月都有项目落户该区。
不过,大踏步前行的滨海新区要真正实现从港口到“港城”的转变却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在滨海新区工作的很多员工,拿的工资比天津市里员工要高出不少,也只有通过高工资才能提高对员工的吸引力”,家住天津市内、工作在滨海新区的王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坦言,目前,大部分员工还是潮汐式到滨海新区上下班,但不在这里生活。主要原因是交通不方便,且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备所致。
“我从天津市里到北京三里河非常方便,比到滨海新区还要快。从天津市里到滨海新区主要是坐地铁和轻轨,但轻轨比较慢,而地铁的站点少,覆盖面小。同时,北京到滨海新区也不太方便,”王先生说,“之前京津冀一体化的设想一经提出,天津、河北的多个城市都出现房价大涨现象,但滨海新区房价变化却不大,这也反映了滨海新区在生活方面卖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