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高新产业名片遭遇人才尴尬

出处: 作者: 网编:康秋炎 2015-11-02

  在曹志国看来,燕郊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关系,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燕郊将自身的发展目标定为“建设成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高端服务业新城”,并称将在未来20年内力争达到与中关村齐名,形成“西有中关村、东有燕郊城”的两大科技城“鼎足而立”的局面。

  成立于1998年的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汉王电纸书”曾在市场上颇具影响力,是一家典型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燕郊招商引资而来的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刚到燕郊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荒。站在路上看不见楼房,再走远点就是村子了。”汉王常务副总裁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忆18年前的建厂之路,他介绍,以国际上成熟的现代化城市为参考依据,离核心区30公里之内的地区都是可以被辐射带动并发展的,因此在选址之初,汉王以北京天安门为中心,以30公里为半径画了个圆,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做了考察以后,最终选择了东边的燕郊。

  “当时燕郊根本没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但是当时燕郊一亩地的成本只有3000元,而北京的价钱是按照平方米来计算的,对于我们这种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这个非常关键。”冲着低廉的成本,就在1998年12月,汉王将旗下制造公司以注册资金1.79亿元人民币落户燕郊。如今已拥有5万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厂房、员工公寓、餐厅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员工达到1000多人,是全球最大的电纸书、手写板生产基地,也成为燕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代表企业。

  汉王之后,随着燕郊陆续规划建设以中兴产业园、燕郊精工园为代表的大大小小多个产业园区,越来越多的北京企业开始关注燕郊并选择落户这里。以曹志国所在的百世金谷产业基地为例,据介绍园区目前已经签约企业共104家,以中小科技型企业为主,95%以上来自北京,多半来自中关村,其中有20多家企业已经投产。燕郊所在的三河市还与北京中关村建立了合作机制,形成了研发在北京、中试孵化和生产在三河的局面。除百世金谷外,燕郊创业大厦也已累计从中关村引进并孵化中小企业215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08家。今年2月底,中兴通讯北京研发中心也将两个研究机构搬迁到了燕郊。

  从2009年起,随着京东文化科技园、燕郊空港物流园、中兴北方工业园区、百世金谷国际产业基地等高端科技园区的出现以及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引进,燕郊产业优势也逐渐浮出水面。2013年,燕郊高新区实现财政收入67.48亿元,占三河市的81.5%。

  在三河市委书记张金波的眼里,燕郊的产业发展有着明晰的未来版图——以中兴通讯以及汉王制造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阳光硅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神威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机械制造产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业。而实现众产业齐发展,要始终坚持“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同城一体、借势发展”的理念,这16个字中无不透露着与北京的互动和融合。

  而按照其规划,到2015年燕郊高新区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实现产值500亿元,经济贡献率达到70%。

  看似辉煌的招商成绩以及未来规划并不能掩盖燕郊在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路上面临的窘境。一位长期关注燕郊的河北当地媒体人向北京商报记者总结,首先,虽然燕郊官方表示“房地产独大”的局面正在改观,但是并没有任何公开数据显示其在产业中的占比,然而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贡献率仍不及房地产业;其次,目前燕郊高新区的产业中,产业类型仍多为生产加工型企业,或者为拥有一定的科研技术或专利、正值成果转化投入生产或订单快速扩张时期的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还没有形成,燕郊竞争优势单一、人力资源匮乏正在成为园区发展的最大瓶颈。

  北京影达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小规模生产加工型企业,主营业务为向北京市场供应影音设备。这家企业于2012年10月搬进了百世金谷产业基地,公司负责人陈家亮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之所以从位于昌平的办公场所转战至燕郊,为的就是节省成本。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搬家,陈家亮居然失去了大半的员工。“我手下15个人中,一听要搬到燕郊,8个员工都辞职了。”

  实际上,在燕郊的战略规划中,陈家亮的企业并不算是重点引进项目,只是一家小型生产加工型企业。然而遇到的人才困境让陈家亮对于燕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未来产生了怀疑。他认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脱离了对劳动力、资源的依赖,逐渐形成以知识、技术、信息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而这当中最核心的就是人。燕郊虽然将进驻当地的几所大专院校规划为“燕郊大学城”,并视其为燕郊产业升级的人才和智力来源之一,但实际的情况是,且不论这几所二、三类院校能提供多大意义上的智力支持,大部分当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还是进入北京。

  一位2012年毕业于燕京理工学院的学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在我们班28位同学中,最终来北京就业的有1/3,其余2/3或选择回家就业,或选择继续考研,最终留在燕郊就业的只有一位同学。”而这几乎也是当地院校学生整体就业走向的真实写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也同样感叹,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虽然燕郊已经基本具备了承接北京高端技术产业的载体,但却没有足够的魅力吸引可以为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核心人才,这已经成为燕郊产业发展之路上的短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