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决赛(以下简称“决赛”)于2015年9月22日下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成功举行。据统计,全国31个省(区市)有2300多人参赛。
各地涌现优秀作品
江苏省旅游局提交的预赛故事作品《西花厅不灭的光》、《小竹竿和他的主人》、《一块银元》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以情动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提交的故事紧扣军垦文化主题,以“千里急行军横穿塔克拉玛干”、“八千湘女上天山”等典型事迹为背景整理创作的《沙漠边缘一棵树》、《一群老兵》、《奶奶的故事》等充分展示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选送的《少数民族将领盖山》,以少数民族抗日事迹为蓝本创作而成,展示了边疆少数民族抗战精神和爱国情怀。新疆自治区旅游局选送的《天山深处守墓人》是新疆天山公路建设老兵陈俊贵讲述的亲身经历,故事言语朴实亲切、内容真实感人。吉林省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在参赛作品中融入历史资料、图片和视频,使故事更具生命力、感染力。
参赛选手积极备战
红色旅游故事大赛要求选手讲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人民艰辛奋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以自然与历史文化的符号,建筑物、文物等形式留存、展示和传承。讲好红色旅游故事,不是简单地弘扬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民族英烈的赞美和对民族败类的痛斥,而是要选好话题和角度,创新表达方式,采取注重细节和讲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公众全面准确地了解历史,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感。
首届大赛圆满落幕
此次大赛参赛选手用他们真挚的情感讲述了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其中来自海南省定安县母瑞山红色纪念馆年过7旬的王学广老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烈士陵园用几十年时间守护战友的天山深处守墓人陈俊贵两位参赛选手,常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文化,大赛组委会专门设置了特别奖,以表彰他们对红色旅游工作做出的贡献。
此次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特别奖2名,优秀奖40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活动组委会将对进入本次大赛复赛的经典红色故事进行编辑整理,出版发行图书,同时将组织各地优秀选手,参与“全国红色旅游万里行”万场宣讲活动,引导、鼓励广大游客走进红色旅游景区,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