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配套设施成新能源汽车发展瓶颈

出处: 作者: 网编:王俊男 2015-09-08
 
 
 
 

  ■目前国内已经建成723座充电站,2.8万个充电桩,充电桩数量远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

  ■国家层面有望建立统一的充电标准及接口,政策的落地将进一步激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可以说,尽快出台统一标准,形成合力、打造各家通用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前进扫清障碍。

  尽管业界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看好,但消费者到底买不买账,除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革新外,配套设施建设仍是关键。目前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充电桩设施难以支撑新能源汽车的现有量和未来增量,制约消费者购买的最大问题还是充电桩。业内人士认为,充电设施和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因此只要新能源汽车有了足够数量自然会带动充电桩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共充电桩的布局,也能反过来带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充电设施缺口巨大

  在2010年前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站也在全国多个省区建起。当时国家电网希望未来实现充电站专营,成为最大的交通能源供应商,甚至有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充电站的盈利速度堪比印钞机。所以拥有渠道优势的中石化也加入到充电站建设的阵营。

  短短五年,充电站并没有给运营企业带来预期收益,反而成了烫手山芋。电动车销量停滞不前,导致充电站大量空置,使用率很低,充电市场供大于求。当初在充电站建设上信心满满的公司最终因为电动汽车普及不够而打了水漂。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经建成723座充电站,2.8万个充电桩。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建成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充电桩数量远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根据“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集中式充换电站将增长到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数量更将增长100倍达到450万个。由此可见,充电桩建设缺口相当巨大。

  据悉,充电站的充电模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普通充电,采用现在的交流插头插在车上,需要5-8个小时,或者2-6个小时;第二种是快速充电,充电的电流要大—些,在20-30分钟内,可为电池充电50%-80%,使汽车可以继续行驶;第三种是电池更换,这种模式是指电动汽车充电站把用完的电池卸下来,更换上充满电的电池。电池充电完毕后可供电动汽车行驶150公里。

  目前公共领域的充电站都是快速充电模式,绝大多数是为电动公交车、出租车提供充电服务,私家电动车很少去充电,因为快充对电池有一定损耗。而慢充方式需要车主一定的时长,不可能像加油站那样几分钟加满就走。此外,充电站必须要有较大的面积,才能同时给一定数量的电动车充电,这就意味着购买土地等投资的一系列问题,这不是车企的长项。

  由于现阶段电动汽车保有量较低,国家电网及企业兴建的充电站均处于亏损状态,在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投资者很难迅速投入充换电设施领域。

  充电桩利好政策出台

  今年以来,充电桩行业利好政策持续密集出台。有消息称,即将出台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充电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国家层面有望建立统一的充电标准及接口,政策的落地将进一步激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出相关利好政策。北京市已经开始编制《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规程》,将对未来新建建筑预留充电桩接口、电动车停车位等进行规范。根据计划,今年北京将新建充电桩2000根,达到六环内公用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5公里的水平。

  此外,依托高速公路布局的快速充电网络也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第一个跨城市充电网络——京沪充电网络已经建成,27个充电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为50公里,每个充电站平均配有2个直流快速和4个交流慢速充电桩。国家电网计划要在2020年之前,建成670个快速充电站,充电桩的数量将达到2680个,届时,“四纵四横”的高速公路充电网络将贯穿全国,开着电动车横穿中国将不再是梦想。

  公共基础充电设施在大力推进的同时,相关的配套服务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北京市民可登录北京市电动汽车充换电管理服务平台“易充网”来查询充电桩的地点以及预约充电。

  一些创业团队也瞄准了这个市场,推出各式各样便利的App,让车主可以更加便利地寻找预约充电桩,减少了他们把电动汽车开出门之后的里程忧虑。官方和民间资本的注入,推动了充电桩在中国的发展。

  从市场情况看,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火爆,势必会使充电桩领域吸引投资,分析人士认为,政策与市场的反映给充电桩大规模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有利契机。

  充电标准亟待统一

  虽然从国家层面充电接口已经有了国标,但用户还是感觉不统一,不能通用。

  中国电动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作,分工负责充电设施的标准制定。在过去的五年中,基本建成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标准体系,大概有58项标准,包括充电和换电标准。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布了27项标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急需的标准基本上完成,但是需要更新和完善的标准还有很多。

  同时,目前传统的充电方式全球有三个标准:最早出现美国的SAE标准,日本、韩国也采用SAE标准;其次是欧洲标准;再是中国的标准,介于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之间,这就形成了三部完全不兼容的标准。

  眼下,陆续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充电标准的不统一,弱化了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效力。

  目前,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更多标准还处于襁褓之中。2014年10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交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12部门又联合印发《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完善城市规划和相关工程建设标准,明确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的要求和比例,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停车场必须配套建设充电设施,现有停车场及高速公路收费节点和客货运交通枢纽周边有序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充电设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完善充电设施用地政策,抓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用电扶持性电价政策实施。制定实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充电设施建设。

  实际上,企业层面关于充电标准统一的呼声和关注度也非常高。2015年2月5日,中德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双方讨论重点集中在接口标准、整车电池安全、感应充电、消防安全、电磁兼容等方面的标准。

  今年同时推进的还有电动汽车充电国家标准的修订。关于充电国标的修订,重点包括:第一,要对上一版没有明确细化的地方,大家有歧义的地方要进一步地细化和明确。第二,可能会再增加一些在实践中发现的缺陷问题,比如安全问题。

  不仅如此,下一步国家也会把充电设施标准等作为示范城市考核的标准,也就是把充电基础设施是否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来做,比如充电接口标准,作为对示范城市的考核条件。

  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助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可以说,尽快出台统一标准,形成合力、打造各家通用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前进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