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北京创业园异地扎根河北有了中关村创业大街

出处: 作者:韩琮林 网编:胡立群 2015-08-06

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内企业开发的产品成功运用到当地出租车上

在北京做研发,在秦皇岛做成果转化,这并不是异想天开。随着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去年5月开园,已有50余个高新项目落户秦皇岛。这让不少创业者感叹,创业不仅可以去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也可以来秦皇岛版“创业大街”,中关村海淀园的成功经验就此在异地生根发芽。

秦皇岛版“创业大街”

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里有一栋五层建筑,简洁的灰白色外墙、充满活力的淡绿色内饰、开放式的空间布局便会让你意识到,这会是一个充满创意的地方。本月中旬,“e谷创想空间”孵化器即将在这里开业,主办方是来自中关村的科技孵化器漫游世纪。

半年前,准备投身创业的李鹏来到了中关村创业大街,无数的创业者、数不尽的创业资源、想象不到的创业服务……让李鹏这个土生土长的秦皇岛人心生向往:“要是秦皇岛也有这么个地方就好了!”

回到秦皇岛,他在网上搜索办公区时偶然发现,e谷创想空间似乎与他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看到的孵化器异曲同工。如今,李鹏和他创办的丹鹿科技已经搬进了e谷创想空间。

“在这里,早期创业者能够享受房租优惠、路演厅等公共服务空间、创业导师培训、投资人资源等一系列服务。”e谷创想空间负责人关耀渠用简单明了的几个数字描绘了e谷创想空间的前景,“3万平方米面积,计划7月中旬投入使用,目前已和16家企业签署入孵协议,20余家企业达成入孵意向”。

未来,更多源自中关村海淀园的创业服务将在这里生根发芽,一个只属于秦皇岛的“创业大街”并不远。

用北京技术在秦皇岛生产

“我被打劫,请报警。”当司机遭遇人身威胁,司机触动车上一个不易被察觉的报警按钮后,车顶的LED灯会立刻播送这样的字幕,引起周边注意并求助。同时,出租车智能通信系统会通过摄像头将车内危情直播给后台,便于报警。此外,每个司机运营时间及营收情况、乘客使用银联卡“闪付”刷卡付车费等功能都可在这个智能系统中实现。

这个已在秦皇岛过半出租车上安装的智能化出租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由中关村海淀园企业千方科技研发。7月底之前,秦皇岛市所有出租车将全部装上这个系统。“秦皇岛全市的出租车和公交系统向我们开放,这是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千方科技副总经理贺经鹏说。去年,这家总部在海淀区的高科技企业入驻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

除了在秦皇岛拓展市场,千方科技还有更大的计划。他们打算将这里打造成为千方智能交通系统北方地区的数据中心,未来这里将汇集各地货车、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的交通信息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整理,获取集乘车、换乘、货运以及道路交通状况、路段天气情况等于一体的交通信息,最终提供覆盖京津冀的交通信息服务。

此外,千方集团还计划投资10亿元,在秦皇岛启动建设一个占地120亩的智能交通设备产业基地。

“北京寸土寸金,适合做研发不适合做生产制造。过去,我们的智能交通设备都是在北京研发、深圳生产然后运往各地。今后,北方各大城市的产品将主要从秦皇岛生产运出。”贺经鹏说。

千方拓展产业空间的需求,恰好与秦皇岛当地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不谋而合,也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战略相契合。

中关村人才的双城生活

秦皇岛中科百捷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入驻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的企业之一。如今公司自主开发的智慧城市能源感知系统与节能监管平台,已为不少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进行服务。

“2012年我来到这里,当时被安排到产业园最好的写字楼,也就是数谷大厦,一晃三年过去了。”公司副总经理杜华明,36岁的湖南小伙子回想起当初感叹道。

从科研项目到产品投放市场,从一片片荒地到高楼迅速拔起,从原来的5人到如今的40多人团队,秦皇岛见证了杜华明所在的中科百捷的快速成长。

如今公司已步入正轨,杜华明和同事们每两周给自己放一个“探亲假”,回京看望家人。细数着京秦双城生活,他不由得赞起秦皇岛的可爱,以往在北京不堵车情况下一个小时到公司,“堵车的话更是没点”。

路途奔波,几乎成了上班族的家常便饭。在秦皇岛,公司上班时间为早上8点半。“有时8点起床也可以,小区距离公司7公里左右,不慌不忙的来就行。”杜华明笑言。

他最近还听园区管理者介绍,北大医院、有些高校的附小附中也将开到这里,“一直忧心看病上学”的他正说服家人随他一起定居。“只要能解决看病和上学难题,我就打算买房子,安心在这里发展了。”

在北京做研发,在秦皇岛做成果转化,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两地合作“1+1>2”的魔力。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开园一年来,两地已协调推进了50余个高新项目与秦皇岛形成落地对接意向。其中,千方科技、漫游世纪、恒业世纪等5个项目已在当地完成注册并投入运营。

北京商报记者 韩琮林

 

· 数读 ·

■ 园区e谷创想空间面积3万平方米,已经和16家企业签约,20余家达成入驻意向协议。

■ 开园一年,北京、秦皇岛两地已经协调推进50多个高新项目在秦皇岛有落地意向,5家企业已经在当地注册并运营。

 

· 对话 ·

442税收分配让各方受益

——专访秦皇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华占豪

北京商报:入驻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可以享受到哪些扶持政策?

华占豪:为了鼓励中关村优秀企业跨区域设立分公司或分支机构,海淀通过鼓励异地合作共建园区、打造产业对接服务平台、鼓励联合研发等方式提供政策支持,秦皇岛也提供了企业购地、租赁厂房、科技扶持、人才支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北京商报:以前也有很多优秀企业利用两地资源实现加速发展,但地方政府却存在税收如何分配的难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华占豪:海淀和秦皇岛的合作,创新使用了“442”分配方式,让双方形成荣辱与共、紧密而可持续的多方利益共同体。具体来说,入驻企业产生的税收由海淀、秦皇岛两地政府各得40%,其余20%部分共同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进一步培育新兴产业,让更多参与进来的主体受益。

北京商报:哪些产业将成为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的主导产业?

华占豪:分园规划占地面积76.7平方公里,将依托开发区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围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大数据)、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等产业与海淀园展开深度对接合作,引进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