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文化创意

群英支招 “文化航母”建设

出处:文化创意产业周刊 作者:陈杰/文 暴帆 王聪/摄 网编: 2011-11-07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然而,“小、弱、散”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状况,“大而不强”是中国打造“文化航母”面临的一个难题。北京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各项指标均处领先位置,即便如此,北京市各类文化创意企业5万多家,而规模以上企业仅8000余家。今年1-8月,北京市收入在亿元以上的文化创意企业共667个,截至2010年7月,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注册资本2108亿元,平均注册资本仅170万元。北京甚至全国都缺乏强有力的跨行业、跨区域的大集团、大企业,缺乏销售额过百亿元的文化品牌、国际品牌的现状如何才能得到改善?对于“文化航母”的建设,北京商报社副总编辑江丽认为,虽然目前不少地方都在培养“文化航母”,但几乎都是将过去若干个独立企业与品牌物理捆绑在一起,一味追求规模,但离得更远。


肖永亮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打造“文化航母”核心是整合资源

“打造文化航母的核心在于,按照市场规律,用资本运作的方式,将优势资源、品牌有效整合。”肖永亮强调,目前中国掀起了打造文化航母的浪潮,文化产业内也出现了一些看似很庞大的“文化航母”,但往往有些大集团仅仅是规模上的集聚,内部企业间缺乏产业互补,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企业、品牌的强强联合。

他认为,文化航母的建设要分两步走,第一步要“以活儿养企”。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依靠各种各样的“活儿”,所谓的“活儿”也就是市场项目,例如做特效的电影公司,只有源源不断的各类项目才能养活企业、壮大企业。等把企业“养”到一定程度了,就进行第二步,“选优兼并”。

肖永亮表示,选优兼并一定要按照市场规律,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来进行。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迪斯尼收购皮克斯。

2006年,迪斯尼以74亿美元的价格买下皮克斯。在此之前,皮克斯已经与迪斯尼有长达15年的合作,1997年,皮克斯与迪斯尼达成协议,决定强强联手共同制作五部动画长片。

此后,双方相继推出了动画长片《虫虫危机》、《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等多部成功动画片。

迪斯尼收购皮克斯后,双方各取所需,迪斯尼借助皮克斯拯救了自己衰败的动画业务;皮克斯则借助迪斯尼强大的业缘,将自己的动画产业拓展到各个领域,并增强了品牌知名度。

“中国已经建立的大集团要审视自己的现状,认识到一个集团要发展,还是要尽快培育起自己旗下一家甚至数家优势企业,要拿出在市场中被认可的产品。”肖永亮提出,最近频繁传出喜羊羊品牌被迪斯尼收购的消息,虽然没有被确认。

但即便喜羊羊最后的确是被迪斯尼以按照资本运作方式收购,也不足为奇。

“因为这是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喜羊羊被迪斯尼收购也不一定是坏事。喜羊羊品牌可以借助迪斯尼的优秀管理经验、市场资源、资本力量做出更好的产品,而这些产品还是在为中国市场服务,在为促进中国动画市场而存在。”肖永亮表示。

在加拿大,往往中小企业在税收上会得到超过40%的减税;对于个人而言同样有诱惑力,从事动漫行业的人,如果年薪不超过13万美元,那几乎是全免个人税收的。这就很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这些是公开的,一视同仁的。

所以,即便现在中国打造文化航母的速度慢一些,但只要按照市场的规律运行,还是大有可为。


徐微 洛可可设计集团总经理

 

 

文创产业发展需要“体系”支撑

徐微至今记得一个让自己作为“设计人”颇为尴尬的“笑话”:两年前,作为中国设计产业界的翘楚,洛可可加入中国企业家理事会。作为理事成员,在划分行业的时候,她问工作人员,洛可可应该被划分到哪个行业里去呢?工作人员查询半天后给出一个结论:其他行业。

这件事让徐微在好笑的同时,不免生出一丝酸楚,洛可可致力于成为中国设计领域内的领军“航母”,但在中国,作为文化创意行业一大类的设计产业竟然少有人知。因此,在她看来,中国要打造文化航母,要在“产业认知、行业积累、体系建设、资源对接和商业模式创新上下功夫”。

“我们必须要认知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什么是设计行业,到底怎么解读。同时把这个认知传达给我们所有的大众。”徐微表示,之前洛可可曾经参加伦敦的某设计展览,包括主办方在内的很多国外同行、参观者都很好奇地问:中国不是只会“copy”吗,怎么会有自己的设计产业?中国的设计产业是怎么样的?

“先不谈国外如何看待中国设计,国内的公众有多少人知道设计产业是怎么回事呢?有多少人知道设计产业是干什么的,能为社会提供怎样的服务呢?”徐微认为,加强公众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认知,是打造文化航母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要重积累。国内设计产业发展很迅速,要想赶超欧美,就要有更多、快速的资源积累,如今有很多产业园区,这是硬件平台的积累;有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这是内容的积累,只有积累到了一定的量,才能推动产业发生质变。

此外,建立一整套产业价值评价体系尤为关键。“我们应该如何评估企业?如何评价产品?怎样做才是规范的?人才如何培养?”徐微表示,这些都是如今文化产业缺失的东西,这让企业很困惑,很苦恼,高速发展的产业与明显不配套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产业发展的难题。

在资源对接方面,徐微希望建立更多的产业平台,让企业能够和政府、同行、金融资本以最便捷、有效、安全的方式对接,这将提升产业的发展速度。

“最后我希望加强文化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徐微解释道,这是个难题,我们在向国外成熟的设计产业学习经验,但如果从全球知名的北欧设计、日本设计中借鉴出适合中国的商业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这非一朝一夕能建立,希望业内有更多探索。


魏鹏举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

 

 

改制不是让资本榨干文化剩余价值

魏鹏举表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产业集中度不高,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文化航母”不够。但这一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足。例如在美国,充分的市场化竞争让美国的电影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了福克斯等几大影视巨头,并辅助以若干卫星式、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小电影公司的产业格局。在中国文化体制使得文化产业支离破碎。目前,中国存在上百家电视台、上千个出版社和新闻媒体,但实际上市场并不需要这么多的企业,而受限于文化体制,这种现状还将存在一段时间。

“现在国家在打造文化航母,也在通过一系列的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以市场化的方式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是好事。”他同时表示,但值得注意的是,打造文化航母不是简单地让企业物理集聚。我们倡导让资本在产业集中度发挥真正的作用。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比较格局,多元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市场作用,而不是所谓的艺术符号。

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的对接是个热门话题,但两者是否到了“蜜月期”值得商榷。魏鹏举表示,现在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的对接更像是政府用手把一堆沙子堆成塔,这是不持久的。天津文交所事件引发业内的质疑和批评,原因就在于它有借助文化产业热进行资本游戏的嫌疑。

“我觉得要让资本在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方面起到施肥、灌溉作用,而不是让资本去吃干、榨干文化的剩余价值。我们不希望让艺术品成为金融的工具,同时这对金融业本身的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魏鹏举称。

商报记者 陈杰/文 暴帆 王聪/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