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ETF持续“走红”,数量与规模齐升。伴随着指数化投资的日益兴起,Smart Beta 策略也火了起来,大型基金公司正在Smart Beta这条赛道上争先布局。
指数基金管理规模位居行业首位的华夏基金和Smart Beta领域知名国际机构锐联财智(Rayliant Global Advisors)联袂合作,推出两只聚焦创业板Smart Beta产品——创蓝筹ETF和创成长ETF,两只产品分别聚焦创业板中持续稳健经营的优质蓝筹股和高成长高弹性的成长股这两类细分投资机会,打造更“聪明”的创业板投资工具,助力投资者更全面把握创业板投资机遇。
创业板盈利边际改善
投资价值提升
民生证券最新发布的分析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创业板中报披露率约为95%,创业板2019年第一季度盈利增速为2.3%,第二季度为12.7%,第二季度盈利增速呈回升态势。科技行业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增速为10%。计算机、通信、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行业第二季度盈利增速均超过15%。可见,科技行业带领创业板中报显著改善。
2019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中证50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约19.45%、18.77%、20.87%,其中创业板指表现较好,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这背后市场情绪提振很大程度上源于今年资本市场创新重点——科创板。随着科创板落地,创业板无论在资金流入还是交易活跃度上,都将受益于资本市场创新改革所带来的资金溢出效应。在投资情绪持续改善的环境下,创业板所代表的市场风格相比于大盘蓝筹或将更受资本青睐。
与此同时,创业板估值优势显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16日,创业板指收于1547.5点,PE49.5倍,位于50.3%历史分位,PB4.52倍,位于42.0%历史分位。整体来看,创业板估值在经历快速上行后仍处于合理区间,中长期仍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近期,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促进创业板公司不断转型升级,拟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被视为此次修改最重磅的部分。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创业板借壳限制或由此放开,创业板将迎来制度红利。
ETF优势突出
更好的创业板投资工具
投资创业板,选个股还是投指数?Wind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A股市场快速回暖,成长股涨幅居前,指数收益跑赢个股。具体而言,创业板的个股涨幅中位数为17.2%,而创业板涨幅23.7%,相对跑赢6.5%。拉长时间看,从跑赢概率来看,无论是今年以来,还是过去三年和创业板开板以来的维度,创业板个股跑赢指数的比例都低于50%。长期来看,选择指数投资能够跑赢大部分个股,并且波动更小,投资体验更佳。由此可见,想要投资成长股,选择指数产品是相对省心、高效的投资方式。
指数产品中,ETF一直被视为更优质的资产配置工具。业内分析人士表示,ETF的投资优势可总结为以下四点:一是业绩突出。随着市场有效性逐步增强,ETF业绩优势越突出。借鉴美国公募基金发展经验,主动管理基金业绩能够一年打败标普500指数的概率只有33.93%,连续三年打败标普500的只有5.17%;二是费率低廉。ETF管理费率通常为普通开放式权益类基金的1/3;相较于股票,ETF少付0.1%的印花税,交易费用节省约50%以上。三是风险均衡。近年来资本市场风险频发,一旦遭遇此类“黑天鹅”事件将极大影响资产安全性和企业商誉。ETF产品的原理是,通过专业编制,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各领域龙头企业构成一个股票组合,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风险进行了再分散,受“黑天鹅”事件影响极低。四是流动性好。股票型ETF交易方式多样,可以自由选择在二级市场买卖或者一级市场申赎,流动性较好。
强强联合
更聪明的创业板投资方式
现有的创业板指数大部分是市值加权,可能存在一些长期问题,在无效市场下,市值加权指数具有追涨杀跌的问题, 很大概率会导致投资收益结果不达预期。另一方面,A股投资中超额收益机会绝大部分是源自于投资人的非理性行为, 导致股票估值被过分低估或高估。从过往投资业绩来看,市场上很多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存在追逐短期热点的特征,风格容易漂移。因此,若能进行精心科学的合理组合设计,编制指数时纳入Smart Beta策略,通过对选股加权方式做出的改进,可以更大概率地捕捉到这些超额收益机会,进而有望长期战胜市值基准指数,实现收益目标。
什么是Smart Beta策略?投资收益一般可以分为Alpha收益和Beta收益。Alpha指主动投资收益,而Beta是被动投资收益。Smart Beta,其实就是基金管理者希望折中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之间的鸿沟。即在被动跟踪指数的时候,添加一些主动性的研究,使得成分股及其权重更加合理。Smart Beta策略介于传统被动投资与传统主动投资之间,相对于传统被动投资,Smart Beta策略通过在特定因子上的风险暴露,可以获得长期的超额收益;相比于传统主动投资,Smart Beta策略具有低费率、风格稳定、容量大、策略透明等优势。各项历史数据表明,Smart Beta策略对于投资者的作用是明显的,它为投资者提供的是传统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相兼顾的优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华夏基金在对创业板投资机会做了深入分析后,结合战略合作伙伴香港锐联财智经过全球市场实践检验的量化研究经验,特别向深证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定制的采用Smart Beta策略的创业板细分指数——创业板低波蓝筹指数(创蓝筹指数)和创业板动量成长指数(创成长指数)。这两个指数均从创业板中选股,创业板的高成长性、估值和向上空间是其 “底色”。而叠加有效因子的Smart Beta让其风格特征明晰,力争避免目标以外的风险暴露。创蓝筹指数和创成长指数分别从创业板自由流通市值前30%的股票中优选50只股票作为成份股。其中创蓝筹ETF跟踪的创蓝筹指数注重盈利性高、财务稳健的股票,并对股票波动率加以限制,避开过度炒作的股票,风格更沉稳,既能享受创业板的高成长性,又平滑了波动性;而创成长ETF跟踪的创成长指数则抓住企业的成长维度,追求盈利增速较高的企业,同时使用动量控制股票的技术面,聚焦创业板中具备良好成长能力且动量效应明显的优质企业。
统计显示,创蓝筹指数和创成长指数与市场现有的创业板指数等市值加权指数重合度并不高,与创业板50指数的重合度也很低,是对创业板股票的另一种筛选和刻画,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创业板投资维度。
双剑合并
掘金创业板投资2.0时代
为了更好地帮助投资者把握创业板投资机会,华夏基金在完成指数定制后,很快推出了跟踪两只指数的ETF产品——创蓝筹ETF和创成长ETF,这两只ETF已经于7月15日在深交所上市,投资者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便捷进行交易。同时为了方便普通投资者分享相关投资机会,两只ETF还推出了联接基金,投资者在场外也可以直接购买或者以定投的方式参与。
据创蓝筹ETF和创成长ETF的基金经理荣膺介绍,市场历史数据测算显示,创蓝筹指数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都具有不错的胜率,尤其在市场下跌环境下胜率更高,从持有区间来看,持有周期更长,胜率均稳步提升,比较适合穿越牛熊长期持有。而创成长指数在市场上涨环境下的胜率显著提高,从持有区间来看,持有周期拉长至3个月时,市场大涨时的超额收益有较明显提升,比较适合牛市反弹博短线操作。总体而言, 市场上涨时, 创成长指数比创蓝筹指数跑赢创业板指数的胜率更高;市场下跌时, 创蓝筹指数则有着更高的胜率, 两条指数具备牛熊互补特性。也正是鉴于此,华夏基金同时推出创蓝筹和创成长两只ETF,双拳出击,希望助力投资者更全面、充分地把握创业板不同市场环境、不同市场阶段下的投资机遇,推动创业板投资进入2.0时代。
市场上已有的跟踪创业板指数中,创蓝筹指数和创成长指数由于纳入Smart Beta策略,能够挖掘更具风格的创业板投资机会,成为投资者布局创业板的新选择。市场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通过比较创业板指、创业板综指、创业板50指数、创蓝筹指数、创成长指数这几只聚焦创业板的指数业绩,可以发现无论是从短期、中长期业绩表现看,创蓝筹和创成长指数都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创蓝筹指数,截至7月10日,近5年涨幅为65%,远超创业板指近55个百分点,超创业板综指近28个百分点,超创业板50指数近73个百分点。创成长指数同期表现也不错,超过创业板指27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综指近10个百分点,超创业板50指数4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历经市场上涨和下跌调整,创成长和创蓝筹指数分别跑赢创业板指4个和近3个百分点,也展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优势。
作为两只ETF的基金管理,华夏基金在指数投资领域也是实力雄厚,华夏基金是业内首家权益类ETF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基金公司,目前旗下管理ETF产品超16只。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华夏基金旗下权益类ETF规模占境内全部股票ETF规模的24.4%,也是境内唯一一家股票类ETF规模行业占比超20%的基金公司,行业龙头地位显著。
创业板风口在即,更聪明的投资,就选创蓝筹ETF和创成长ETF!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