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文化创意

音乐版权商业化模式待考

出处:文化创意产业周刊 作者:记者 卢扬 邓杏子 网编:王巍 2017-12-21

未标题-1 拷贝

在国内音乐产业总规模超3000亿元的当下,音乐行业正在经历加速升级,而正版版权的规范化、产业环境转好、用户付费意识的增强,则成为数字音乐源源不断创造诱人商业价值和利润的关键。然而,发掘营造盈利模式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日前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音乐产业上,微影资本投资副总裁王莞表示,“尽管如今我们有着大量的优秀歌手、艺人以及音乐厂牌,但是音乐公司不赚钱已经成为产期困扰从业者的一大难题。当我们看到每家音乐公司的财务,我们就真投不下去了。音乐行业仍是一个离钱或者是离变现较远的专业领域”。

“音乐平台上的付费模式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但问题在于国内音乐平台的付费渗透率却并不高。全球最大的流媒体平台在2016年收入大概接近200亿元,付费渗透率能达到40%,相比之下,国内整个数字音乐产值在2015年是150亿元左右,目前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付费渗透率仅在3%左右。可以看出我们未来还有非常多的挑战,音乐平台变现模式仍较单一。”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法律顾问杨奇虎在主题演讲中坦言。

在王莞看来,用户的音乐消费习惯需要一个改变、养成的过程,这是渠道平台应该负有的使命。“但具体到运营上,虽然我们不缺好的内容生产团队和公司,运营环节却相对薄弱,传统音乐变现非常传统、非常单一,未来无论是加强版权运营,还是通过嫁接不同IP和娱乐场景让自己的内容焕发新的生机,两种商业模式都非常考验平台的运营能力,这个环节里边市场需要出现越来越多好的团队和公司为这些头部内容和平台去做服务和嫁接。”

这也意味着,搭建针对版权及版权授权的平台,也将成为一个商业化模式的探索。“但不管什么样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出来,永恒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需要通过这个方式去把所赚到的收入趋于一个合理的比例反哺给创作者,鼓励他们创新创作。”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宏斌在“版权与数字音乐生态布局”论坛上强调,毕竟音乐内容仍然是整个音乐产业里最为核心的要素,多元化的变现模式都需要围绕优质的音乐内容、音乐人来进行。

“长期以来,音乐人在产业中都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即便跟唱片公司签约,最终所能获得的回报也极为有限。因此,作为公司或者平台,可以根据不同交易模式的特性,通过许可机制完善,把各种交易的类型定型化,这样保证合理的收益,每一个不同交易下所产生的收益都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能够最终去反哺给到音乐创作人这一部分,我觉得这可能是整个行业良好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交易机制。”张宏斌强调。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邓杏子/文 宋媛媛/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