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中国艺术月刊

“追忆似水年华”

北京商报《中国艺术》创刊10周年纪念活动、盛世天空美术馆开馆展开幕

出处:中国艺术月刊 作者:记者 隋永刚 网编:王巍 2017-11-16

   

T10s002

近日,盛世天空美术馆举办了一场题名为“追忆似水年华”暨北京商报《中国艺术》创刊10周年纪念、盛世天空美术馆开馆展的展览。据悉,本次展览由何汶玦担任学术主持,黄扉策展。参展艺术家有陈红、陈志泽、黄璜、黄子益、姜志平、李满金、廖建华、刘锚锚、莫芷、潘俊峰、旁滨、史文轩、宋忆南、万艺、王晴雷、魏晓飞、宿哲、张向明、边涛19位青年艺术家。本次展览时间从11月4日到12月4日。

美术馆负责人介绍道,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们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代表着“80后”、“90后”艺术家的集体思考,对于艺术展览的普及来说本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另外,本次展览既是对北京商报《中国艺术》创刊10周年的纪念,也是盛世天空美术馆扩建展馆后转向专业性美术机构后的首次展览,因此本次展览具有多重特殊意义。

开幕式上何汶玦对年轻艺术家们给予了鼓励和祝福,策展人黄扉女士也对美术馆的发展和艺术市场提出了发展建议。青年艺术家莫芷代表19位参展艺术家在开幕式发言,表达了作为青年艺术家们如何在艺术进行追求与探索,并表达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也希望到场嘉宾能够与艺术家们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

本次邀约的这19位艺术家,作为“80后”、“90后”新一代艺术语言风格的代表。他们展出的作品,实际上构成了一种“自我突围的现象”,一方面要接受现实生存环境的挑战,另一方面又要在信息化时代让自己的图像成为人们了解自己处境的一种方式。这批作品构成的“场”,既是对艺术现象的自我表达,也追忆着“记忆物质”留下的年华。

通常来说,群展的意义在于“体”与“面”相互渗透的统一表达,但他们19位的作品类型各异,从媒介和画面语言上都形成各自的“场”,无论是在对物表象的提取上还是通过对元素的再次编译,这些年轻的艺术家都在一个似真似幻的空间中寻觅自我,用“时间”与“存在”表述着“场景”学说。他们的作品既有对“抽象”中“迹象”的纯化,也有对“写实”中“光影”的重构。担任本次展览学术主持的何汶玦先生,他用多年以来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手法和学术理论体系,为年轻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一次更广阔的展示机会。

从整个视觉体系的建构上来看,有的作品通过某种符号直观地传递出表层化的欢乐,表达了一种基本的生存要求被满足后的欢乐。有的作品则“鬼怪空灵,天马行空”创造出艺术的空灵,亦或是透过“隐喻象征”,用无声的言说去呈现人性直透精神底层的秘境。艺术家们用视觉语言的热度,将精神世界慢慢融化到骨髓里,成为观者身体中的一部分。

这19位艺术家都是“80后”、“90后”,正是美好的当年,相信再一个十年,他们有机会回顾这次展览时,他们才会真正在追忆逝水流年。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盛世天空美术馆佳作云集

  

活动现场

  

策展人黄扉

  

学术主持何汶玦

  

艺术家莫芷

  

史文轩 《游戏》

  

王晴雷 《权利和光芒》

  

廖建华 《LJH1603》

  

李满金 《丛林》

  

魏晓飞 《工作日》

黄子益 《那一年,父亲种的芦荟死了》

宋忆南 《林中》

刘锚锚 《动物系列——猫》

莫芷 《如是此身之五》

 

宿哲 《欲望》

潘俊峰 《彩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