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文化创意

在线音乐第一股多米业绩之困

出处:文化创意产业周刊 作者:记者 卢扬 邓杏子 网编:王俊男 2017-07-03

d41

北京多米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米在线”)副总经理辜炜东日前辞职的消息让这家“在线音乐第一股”再次成为业界焦点。随着在线音乐市场主要份额被腾讯、网易、阿里巴巴等巨头瓜分,多米在线已经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为拓宽盈利渠道、提升业绩,多米在线开始扩展业务规模,但目前看来效果并不乐观,多米在线如何走出业绩之痛?

连续三年净利亏损

作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家登陆新三板的音乐公司,上市不到一年的多米在线在业绩上却并不亮眼。目前,多米在线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多米音乐平台畅听流量包、炫铃包月、会员等增值服务以及广告发布等。但由于版权问题导致的用户流失,无论是在增值服务还是广告销售方面,多米在线的收入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多米在线201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收入分别为3243.37万元、2607.54万元和2380.25万元。

主营业务营收乏力的背景下,逐年增高的音乐版权费用对多米在线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也直接导致多米在线的净利润面临持续亏损。多米在线2016年年报显示,2014-2016年,公司版权成本分别为1274.14万元、2400万元、4970.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399.95万元、-5766.74万元和-2700.47万元。其中,2016年多米在线净利润亏损额得到显著缓和的原因还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对北京蜜莱坞公司股权的投资比例被稀释后,获得了5724.83万元的投资收益。

“就整个在线音乐市场环境而言,由于版权费用的成倍增长,目前播放器类的音乐平台实现盈利或者宣称盈利的只是少数,音乐平台的亏损也是普遍现象。”一米观察创始人王毅表示。在经历了版权资源争夺和原始用户积累的竞争之后,无论是网易云音乐还是阿里音乐,都开始布局音乐产业生态,形成可持续发展。对于多米在线而言,也需要认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自身的商业模式,以此实现业绩增长。

业务拓展效果待考

高昂的音乐版权成本压力下,多米在线开始谋划转型。基于多米音乐的用户、技术和运营经验,多米在线于2015年推出粉丝互动平台“偶扑”,瞄准粉丝经济。之后偶扑也相继与《韩国金唱片》、《音乐风云榜》等开展合作,并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截至2016年底,偶扑累计注册用户超500万,入驻粉丝团超4000个。

资本层面,2015年底以来,多米在线启动新三板挂牌事宜,去年初又引入光线传媒等投资方。这些投资方的引入为多米在线带来资本支持的同时,也为之后的业务发展提供了行业资源,如光线传媒旗下《音乐风云榜》就曾与偶扑达成投票合作。在现场音乐与在线音乐的融合上,去年多米在线联合咪咕音乐共同打造了音乐演出业务“尖叫现场”,计划于今年开展贯穿全年的80场音乐演出。与此同时,双方也联合爱奇艺打造全方位互动、会员、自媒体等平台宣传,形成聚合式传播。

得益于偶扑和尖叫现场带来的收益,多米在线2016年的产品销售收入和票务销售收入都有大幅增长。但总体来看,平台服务收入仍占据多米在线主营收入的80%以上,多米在线的转型成效仍然有限。值得注意的是,不断下降的用户量仍然让多米在线的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多米在线201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多米音乐平均月活跃用户量仅823万,较上年同期下降35.7%。

粉丝经济并非万能

据中娱智库发布的《2016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国内网络音乐实现营收53.8亿元,同比增长60%,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到5.42亿。随着用户付费能力的显著提升、版权市场的逐渐规范,各大音乐平台也开始在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上发力,通过差异化竞争形成自身优势。

“从市场角度来看,尽管目前在线音乐市场份额基本被腾讯、网易、阿里巴巴这几家大的平台分割,多米在线在版权、平台等资源方面的竞争中难有优势。但现阶段在线音乐市场的用户需求仍然庞大,核心用户和粉丝群体也在逐渐成为在线音乐平台商业变现的重要载体,分众市场和粉丝经济服务仍然可以作为多米在线未来的发展方向。”音乐行业从业者表示。

但粉丝经济商业模式也面临用户流失、盈利模式调整等风险。“多米在线仍需要把握好旗下产品的优势和定位,形成自身的独特性,让用户愿意为偶像、为喜欢的音乐和音乐消费方式花钱,并在用户基础和体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挖掘单个用户的平均消费额。”王毅强调,“此外,音乐短视频仍是一片蓝海,尽管目前入局的平台和资本较多,但如果有清晰的产品思维和渠道思维,也会有新的机会。”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邓杏子

右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