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初的再融资新规后,定增基金再度迎来利空,伴随着证监会最新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的实施,让通过非公开发行参与的定增基金产品,在产品到期后只能“部分解禁”,分析人士指出,未来资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热情大幅降低,借助发行价与二级市场的价差带来的“利润红利”被逐渐收窄。
济安金信评价中心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未到期定增产品规模达551.53亿元,包括43只权益类定增主题基金和2只包含定增策略的二级债基,此外,还有包括北信瑞丰产业升级多策略混合基金、创金合信鼎鑫睿选定期开放混合基金(LOF)在内的6只基金产品正在募集中,而除了公募基金外,基金公司还通过大量专户产品参与定增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减持新规》提出的“定增股东限售期解禁后,集合竞价12个月内减持不得超过50%”、“每3个月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该部分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的规定成为定增市场上的最大掣肘。
业内人士表示,非公开发行获得股份通过集中竞价转让出去至少需要两年3个月方可完成。锁定期一年,锁定期满后最多只能卖50%,且每3个月可以卖1%。若非公开发行获得1%的股份,则第二年可以卖出0.5%的股份,第三年一季度可以卖出剩余0.5%的股份,卖出至少需要两年3个月才可以完成。这也就意味着定增基金至少需要预留两年时间,才能完成对一年期定增项目的退出,而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定增基金封闭期都是1.5年,这无疑将影响定增基金的投资运作。
“在此状况下,产品封闭期将被迫长,从而资金流动性会变差。定增折价率均摊到较长时间中优势变得不明显,股票清仓时间增加,资金的时间成本变高而且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市场部分析人士补充道。
对于定增主题基金未来走势,华商基金公司宏观策略研究员张博炜表示,未来随着减持难度的提升,定增项目的参与业态可能受到显著影响,定增的整体规模或将进一步萎缩。长期角度来看,从前期《再融资新规》到此次《减持新规》,政策的方向是希望上市公司聚焦主营业务、引导长期投资。结合上交所年度报告中提到的今年将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优先股等再融资品种发展壮大,由于可转债、优先股等融资手段对公司质地要求较高,未来内生增长稳健或将逐步成为融资能力的重要基础,行业龙头有望持续享受制度红利,对于A股上市公司来说,强者恒强的格局或将进一步深化。
博时基金特定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欧阳凡也表示,《减持新规》对于市场上的定增基金产品存在不小的影响。定增市场供需关系开始寻找新平衡,报价或趋于理性,同时定增个股解禁抛压将适当缓解,主动型定增基金管理人“精选个股+解禁策略”两大优势凸显。另一方面,定增项目待发市场将加速寻找新平衡,不排除整体折价扩大的可能,优质项目会相对更受追捧。未来,定增市场将进入价值投资、个股精选的时代,有利于具备较强项目评估能力的主动管理型机构。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