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产经 > 产经

高瓴成百丽私有化后第一大股东

出处: 作者: 网编:产经中心 2017-05-02

4月28日收盘后,港股百丽国际(01880.HK)公告,由高瓴资本集团(Hillhouse Capital Group)、鼎晖投资以及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于武和盛放组成的财团,向百丽国际提出要约,将以协议安排的方式收购百丽国际全部已发行股份,每股收购价6.30元港元,总股本84.34亿股,故建议私有化总价为53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70亿元)。其中,涉及收购无利害关系股东持有的71.92亿股的要约,所需的现金总额约453.11亿港元。

单价方面,联合要约方将向股东支付每股6.30港元的现金。该价格较停牌前收市价5.27港元溢价约19.54%,相对停牌前90个交易日和前1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分别溢价28.38%和23.60%。亦较建议宣布日前52周最高收盘价5.6港元溢价12.50%。

若此次私有化计划通过股东大会,高瓴资本将成为百丽国际的新任大股东,持有56.81%的股份,鼎晖投资将持有12.06%,余下的31.13 %公司股权将由包括于武及盛放在内的参与建议的管理层共同持有。而此次私有化总价也将高于之前的345亿港元记录保持者万达商业,是港交所历史上金额最大的私有化交易。公告称现金每股6.30港元的注销价将为百丽国际股东在严峻运营环境下提供变现投资的机会。虽然退出方式的颇为华丽,但回想起曾经的鞋王,不免感慨万千。

百丽华丽退出的背后转型升级档口的“壮士断腕

百丽国际(01880)2007年登陆港交所,曾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版的ZARA,不幸的是上市不到一年后就遭遇2008年经融危机,但凭借着当时极具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效应和迅速扩张的门店数量,百丽国际的业绩表现一年比一年靓丽,据数据显示,在2007年至2013年间,百丽国际的销售规模保持着20.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也在6年间翻了两番。相应的其股价也在2013年到达鼎峰15.41港元,市值逼近1300亿港元。而如今按照6.30港元的注销价格来算,百丽的估值约为531亿港元,尚不及巅峰时期的一半。

纵观百丽的落寞,其跌落的时间点也是在传统零售行业的萧条期,经过前期野蛮生长式的跑马圈地,各品牌的竞争式扩张导致行业库存急剧上升,与此同时国际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强有力的品牌竞争力,压缩了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而异军突起的电商则成为压倒传统零售的最后一根稻草,前期无止境拓展的门店成为了众品牌难以卸下的负担。加上自身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消费者对时尚的理解,品牌效应逐渐下滑。

从财报来看,截至2016年8月底的六个月中期财报,百丽国际营收微弱增长,净利润却从2015年半年报的21.5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7.32亿元。今年3月份,百丽国际发布业绩盈利警告,2016/17财年第四季度,百丽国际的鞋类业务同店销售下降6.2%。公司预计,公司2016/17年度将比2015/16年度的归母净利润减少约15%至25%。

百丽国际首席执行官盛百椒表示:“百丽国际正处于形势严峻、亟需转型的关口。只有将我们传统的零售模式与数字经济充分融合,再加上行之有效的新战略和执行能力,我们才能继续保持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

百丽集团的创办人邓耀表示,此次私有化为百丽集团转型发展提供了机会,他认为:“要让公司基业长青,目前是进行根本性改变的合适时机。基于联合要约方的长期承诺与投入,我们认为新的安排能够让联合要约方的优势资源结合新一代管理层的干劲,带领集团持续健康发展。”

高瓴未来大股东主导百丽转型下半场

盛百椒在去年百丽的业绩会上坦言,“目前公司缺少的是方向感和具体行动,如何通过改变来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要求,还没有明确的想法。这是因为集团受到既得利益的束缚,任何转变都可能带来短期业绩的影响和付出代价。公司自从上市后,持续增长是最主要的目标,对于未来根本性的转型不敢决策。”

高瓴和鼎晖的出现,对曾多次表达“不转型就会死掉”百丽国际恰逢其时。两家机构均拥有丰富的与零售企业打交道的经验,尤其是即将成为百丽国际新任大股东的高瓴资本,与零售和数字经济相关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数。在投资圈,高瓴以坚持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著称,不仅投资了腾讯、京东、美团、滴滴出行、去哪儿和摩拜单车等互联网经济时代的领头羊企业,也投资并长期持有美的、格力、蓝月亮、福耀玻璃和江小白等传统行业公司。今年初高瓴还专门投资了一家电子商务科技公司Magento,为全球传统零售及商务企业提供全渠道及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深信高瓴集团的长期资本基础,结合我们在数字经济和公司运营方面的经验,必定可以帮助百丽国际通过施行必要的变革,在网络时代重获生机。”领投方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张磊如此说。

同时,从运行能力和人力资源来看,近几年高瓴吸纳了原百度高级副总裁、京东商城CEO沈皓瑜,有肯德基“教父”之称的原百胜全球餐饮集团董事会副主席、中国事业部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苏敬轼,原阿里巴巴B2B公司副总裁、美团网COO干嘉伟等互联网及传统行业运营管理人才。

百丽国际首席执行官盛百椒曾说到,“在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时,至关重要的是,联合要约方着眼于长期的投资,对于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长期而郑重的承诺,并且拥有我们目前所必需的数字方面的专长。”

外界猜测百丽国际将借此交易返回A股市场。不过,有关专家分析,因为私有化后控股股东发生变化,在现有A股上市的监管条例下必须等待3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才能在A股上市。以A股的排队特色来看,意味着百丽国际3-5年不会启动A股IPO。

以高瓴为代表的私有化要约方表示,将和百丽合作“尝试新零售”,并且在技术、物流及人才方面加大投入。私有化之后的百丽,同新的大股东能否真的擦出火花,通过全渠道的有益尝试,进行二次创业,实现产业升级,凤凰涅槃?我们拭目以待

右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