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重要的芯片厂商,瑞芯微的上市时机选择得有点尴尬。前几年平板电脑的爆发式增长,让瑞芯微等芯片厂商出尽了风头,业绩也曾一度呈现爆发式增长。但随着近年来平板电脑行业增速的放缓,重度依赖平板电脑的瑞芯微遭遇重创,公司业绩更是连续三年出现大幅下滑。而在业绩的寒冬期,瑞芯微开始选择IPO,似乎把上市看成了它的救命稻草。但对于吸金能力大不如前的瑞芯微而言,其IPO的含金量已经大大降低。尤其面对公司连续下滑的业绩成绩单,投资者更多担心的是瑞芯微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能否保证,而这也同时是瑞芯微冲刺A股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疯狂过后业绩危机凸显
在疯狂过后,曾经风光无限的瑞芯微,现如今却在业绩泥潭中越陷越深。
招股书显示,瑞芯微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的设计与研发,专注于数字影音和影像处理、移动智能终端、移动计算等系统级芯片的研究和开发,公司的芯片主要应用于平板电脑、TV Box、游戏盒子等领域。而在这其中,平板电脑的芯片产品一度曾是瑞芯微最为重要的吸金利器。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自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代平板电脑产品iPad之后,平板电脑市场就开始进入爆发期。而平板电脑的爆发式增长也导致下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其中,尤以芯片厂商获益最大。以瑞芯微的主要竞争对手全志科技为例,2011年时,全志科技的营业收入尚为2.61亿元,到2012年时,其营收已经增长至13.4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也由5892万元猛增至5.71亿元。瑞芯微也同样在平板电脑的爆发式增长过程中尝尽了甜头。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平板电脑增速的放缓以及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平板电脑芯片厂商的日子也愈发难过,而重度押宝的瑞芯微更是遭遇重创。
招股书中的财务数据显示,瑞芯微近三年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呈现连续下滑的趋势。2013-2015年,瑞芯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约14.49亿元、10.21亿元和10.16亿元,三年的时间里,瑞芯微的营业收入累计下滑了约29.9%。而瑞芯微的盈利能力则更让投资者感到担心。数据显示,2013-2015年,瑞芯微的净利润出现断崖式暴跌,分别约为1.68亿元、5516.24万元和2528.74万元。由此可见,在2015年,瑞芯微的净利润比2014年净利润下滑约54.2%,比2013年的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高达84.9%。
过度依赖单一产品食恶果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看来,瑞芯微之所以在业绩泥潭中越陷越深,与其过度依赖平板电脑芯片产品有关。
招股书显示,智能终端芯片是瑞芯微最为重要的产品,公司的智能终端芯片主要用于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但在近三年其所创造的营业收入却一直在下滑。2013-2015年,瑞芯微智能终端芯片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约14.26亿元、9.15亿元和8.93亿元,下滑趋势十分明显。究其原因,则与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以及平板市场竞争格局加剧有关。以IDC发布的相关数据为例,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2.357亿部,增幅仅为7.2%,较2013年52.5%的增幅差距巨大。
“一旦市场的增长放缓,各大厂商就开始竞争,想要维持市场占有率,就必然会出现价格战等问题。”在国内一家芯片生产企业内部人士看来,平板电脑市场前几年大爆发增长过后,已经进入平台期,必然伴随着洗牌,到一定阶段竞争能力较弱的将被迫退出。
行业增速的放缓以及其他厂商的激烈竞争,直接对瑞芯微的产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招股书中显示,瑞芯微最重要的产品智能终端芯片毛利率在2013年的时候还曾高达39.36%,但在2014年,其毛利率便降至28.5%,在2015年虽然回升至33.32%,但依然与此前的高毛利率时代有很大的差距。
与此同时,瑞芯微智能终端芯片的平均销售单价也出现了连续三年下滑的情况。2013年,瑞芯微智能终端芯片的平均单价为30.65元,在2014年,其单价降为22.36元,而在2015年,公司的智能终端芯片平均销售单价已经降为21.97元。虽然瑞芯微不断调低公司产品的销售单价,但依然未能挽救智能终端芯片产品销量连续下滑的态势。数据显示,2013-2015年,瑞芯微的智能终端芯片产品销量分别为4650.76万颗、4092.7万颗以及4063.36万颗。
“在平板电脑芯片爆发增长的过程中,公司未能及时丰富产品种类,当平板电脑相关产品赚钱效应越来越差的时候,公司的其他盈利点又不能及时弥补,最终导致公司的业绩出现断崖式暴跌。”上述内部人士称。
可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在营收、净利纷纷下滑的情况下,瑞芯微未来的盈利能力也让市场人士颇为担心。“监管层目前最关注的就是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在上市前业绩就已经出现连续大幅下滑的情况,难免会让市场担心其持续的盈利能力,这也确实会给公司闯关IPO增添很大的难度。”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如是说。
北京商报记者也发现,近几年业绩不佳的瑞芯微,有愈发依靠政府补助来维持生计的迹象。数据显示,2013-2015年,瑞芯微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63亿元、4057.89万元和1048.82万元。而公司近三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533.73万元、1458.36万元和1479.92万元,分别占当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2.86%、26.44%和58.52%。具体来看,在非经常性损益科目中,瑞芯微获得的政府补助又占据了大头,近三年分别为523.43万元、1366.3万元和1453.12万元。
与此同时,瑞芯微对部分主要客户销售金额的连续下滑,也让市场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感到担忧。招股书显示,建发股份近三年来一直是瑞芯微的第一大客户。但瑞芯微对建发股份的销售金额却呈现一路下滑的趋势。2013-2015年,瑞芯微对建发股份的销售金额分别约为9.1亿元、2.85亿元和2.54亿元。而瑞芯微对另一大公司客户华商龙的销售金额同样在2015年出现了下滑。在2014年,瑞芯微对华商龙的销售金额约为2.65亿元。而在2015年,瑞芯微对华商龙的销售金额已经降至约1.7亿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瑞芯微与其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已经逐渐拉开,而这也给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数据显示,瑞芯微的主要竞争对手全志科技,在近三年虽然同样出现了营收下滑的情况,但其净利润已经在2015年出现了止跌回升的情况。在2015年,全志科技净利润约为1.28亿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约15.99%。而同样是受行业洗牌的影响,全志科技的净利润已经开始有回升迹象,但瑞芯微的净利润却依然在大幅下滑,这难免让投资者质疑瑞芯微未来的盈利能力成色几何。
针对以上问题,北京商报记者曾致电瑞芯微进行采访,不过电话未能接通。随后,记者又以邮件形式向瑞芯微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记者发稿,对方未予以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董亮/文 贾丛丛/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