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产经 > 汽车

新能源车勿蹈轿车散乱覆辙

出处:时代汽车周刊 作者:贾新光 网编:张兰 2016-02-22

据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61万辆,同比增长144%,形势很好。从另一角度看,今年1月国内新能源车产量环比下滑超过八成,其中纯电动商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几乎全军覆没。

1月新能源车产量环比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新能源车骗补调查,工信部宣布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自今年1月1日起废止。到2015年底,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荐车型目录1-76批共推荐车型3412款,而工信部日前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只列入了247款车型。

值得关注的是,2009-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到49.7万辆,基本完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所提出的“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的目标。然而,为了达到规划目标汽车行业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新能源客车厂多如牛毛,骗补者很多,整个产业一片混乱。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近100家汽车生产企业,这从行业集中度来看,也反映出我国有限的研发资源太过散乱,最终很可能使我国新能源车重蹈传统汽车产业散乱之辙。

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我国目前只能够生产很初级的电动汽车,只能够在不太长的距离行驶而已,电池容量密度、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电池的安全性等核心关键技术都没有大的突破,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等较高层次的需求还未涉及。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使中国具有世界最多的汽车厂家,汽车成为“散乱差”的行业典型,尽管几十年来政府一直在整顿产业结构,曾经指定了“三大三小”,后来又有“四大四小”,但是收效甚微,汽车厂“劣而不汰”,全国现在仍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84家,改装车企业更是多达1056家。有关部门官员表示,当前我国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工业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具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集团。而产业集中度低的直接后果是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重复研发、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技术装备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国外汽车工业早已经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全球形成了十来家汽车巨头,因此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既快又稳,并未出现一窝蜂现象。而我国除汽车工业1200多家整车厂都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展身手,行业外更有数不清的厂家在跃跃欲试,高补贴也使一些投机者红了眼,而产品质量问题日趋严重,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局面已有失控的危险。

政府也发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若长期执行消费补贴,企业容易患上对政府政策的依赖症,紧盯政策去设定产品。不改变补贴的着力点,就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指出,要提高补贴的门槛,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予补贴。进一步突出鼓励先进、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使资金向优势企业倾斜,防止产业过剩和盲目无序发展。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行业监管。工信部官员指出:“2015年发生的几起电动汽车安全事故及最近网络曝光的电动汽车骗补行为充分说明,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体系尚有待完善,这方面还需要我们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