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数字解读2011年度北京餐饮市场发展

出处: 作者: 网编:康秋炎 2015-12-03

    翻一番

  2011年度评选入围门槛比2009年翻了一番

  2011年度50强餐饮企业(集团)入围门槛比2010年大幅提高,餐饮企业(集团)年销售额为6043万元(2010年为3400万元,2009年为3000万元),销售额较2010年增长78%,较2009年翻了一番。

  2011年度100强餐饮门店入围门槛为年销售额2160万元(2010年为1600万元,2009年为1000万元),销售额较2010年增长35%,较2009年也翻了一番。

    60%

  在50强餐饮企业(集团)中,中式正餐有30家,占席位的60%

  从业态分布来看,在50强餐饮企业(集团)中,中式正餐有30家,占席位的60%;火锅企业有8家,占席位的16%;中式快餐企业有5家,占席位的10%;西式快餐企业有4家,占席位的8%;休闲餐饮及团餐业态有3家,占席位的6%。在50强餐饮企业(集团)中,中式正餐所占席位较前两届增加了10%,销售额比重在50%左右,说明中式正餐目前仍然是京城餐饮的主流业态。

    29.13%

  西式快餐入选50强企业仅有4家,占席位的8%,销售额却占据50强总销售额的29.13%

  在50强餐饮企业(集团)中,中式正餐有30家,年销售额为123.53亿元,所占比重为48.42%;火锅企业有8家,销售额为21.68亿元,所占比重为8.41%;中式快餐企业有5家,销售额为25.94亿元,所占比重为10.09%;西式快餐企业有4家,销售额为74.44亿元,所占比重为29.13%;休闲餐饮及团餐业态有3家,销售额为10.24亿元,所占比重为3.95%。

  西式快餐入选50强企业仅有4家,占席位的8%,销售额却占据50强总销售额的29.13%,单店则没有入选100强。这体现了快餐业的特点,虽然单体规模不及正餐,但是市场扩张能力极强,中式正餐虽单体业绩突出,但目前还没有一家中式正餐品牌能与之并肩称雄,反映出中餐的标准化、规模化、连锁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仍待提升。同时从数据分析,2011年度中式快餐和火锅业态发展迅速,占50强席位的26%,年销售额超过了47亿元,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

  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心城区占据了优质餐饮企业的主要份额,在50强餐饮企业(集团)中,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城区注册的餐饮企业达到40家,占80%,郊区县仅有10家,占20%,在100强餐饮门店中,城四区有84家,郊区县仅有16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朝阳区、海淀区以其地域广大、发展速度较快,在榜单中名列前茅,区域内入选餐饮企业以新兴知名品牌为主。朝阳区在50强中占据13个席位,席位比例达到26%,在100强中占据28个席位,居各区之首;东城区在50强中同样占据13个席位,在100强中占据15个席位。由于东城区内有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三大西式快餐入驻,其销售额在各区域内独占鳌头;西城区历史上是北京经济较发达的城区,汇集了多家饭店、知名老字号,在100强中占据26个席位。

  总体看来,从2009年至今,中心城区餐饮主导地位变化不大,北京餐饮市场热点区域仍集中在东、西、朝、海四城区,一方面反映出中心城区消费水平及人群较为固定,体现了餐饮市场与人口集中度密切相关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不难看出,城四区以外的市场仍有很大空间及潜力,餐饮企业应做好市场分析,不断挖掘新商机,开发新市场,结合自身特色和区域特点,做好战略布局,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占据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50亿元

  北京团餐市场起步较晚,保守估计年消费额250亿元以上

  2011年,金丰餐饮作为北京餐饮团餐企业,以销售额5亿元排名50强餐饮企业(集团)第14位,同时也是团餐企业首次入围50强。

  团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是餐饮业近年来发展的新领域,主要服务对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制造企业、医院、酒店、学校、部队等单位的食堂。

  北京团餐市场起步较晚,保守估计年消费额250亿元以上。目前北京餐饮市场年销售额统计数字并未涵盖团餐业态。由于团餐产业市场巨大,许多餐饮企业(集团)计划进入团餐这一餐饮业新业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