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火锅底料 诱人美味背后的魅影

出处: 作者: 网编:康秋炎 2015-10-21
 
 

  就着一口火锅吃得热气腾腾,是冬季百姓餐桌上最 “红火”的风景。然而,一锅汤料是否安全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据悉,日常生活中,一些火锅店为招揽顾客,肆意在火锅底料中添加罂粟壳,不少商贩将罂粟壳磨成粉来贩卖。一些消费者也习以为常,视而不见。

  罂粟壳,又名“御米壳”,俗称“米壳”。如果将罂粟壳加入火锅底料、麻辣烫、卤料中会使食物吃起来口感更佳,让顾客吃了一次想两次,从而成为“回头客”。殊不知,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等鸦片中所含成分,虽含量比鸦片小,但久服仍会成瘾。作为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早已被列入食品添加“黑名单”。

  媒体披露

  多起罂粟壳餐饮案件

  2014年2月25日,广东警方对佛山某KTV酒店进行检查时,发现一个房间的十多名顾客尿液均呈吗啡阳性,他们交代称当晚曾在狮山松岗某饭店吃过炖鸭和炖鹅。警方顺藤摸瓜,在该饭店里查获一瓶香料,检出鸦片、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罂粟壳等成分。饭店老板介绍称,这些香料每半个月就能用完一瓶(约100克),主要用于炖鹅肉、炖鸭肉,已用了近三年。

  同年6月,在宁波市食品安全“百日严打”新闻发布会上,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称其开展了针对小龙虾加工中是否含有罂粟壳成分的专项检查,结果发现两家龙虾店的罂粟壳检测结果呈阳性。

  据温州商报报道,去年6月16日,温州龙湾的一家水煮鱼店以“麻上头,辣过瘾”为特色,吸引了不少顾客。然而,据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这道招牌水煮鱼诱人的原因竟是底料中添加了罂粟壳。随后该店主因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被抓获。

  而据文汇报报道,去年8月11日,邱某在上海宝山区租了一家小门面开烧烤店,不久一名男子上门推销“香料”,称其香料味道独特,能提味增香。邱某随后发现香料其实就是罂粟壳,但为了招揽更多客人,邱某仍铤而走险,将罂粟壳熬油后放在汤料内,用于烧制龙虾和香辣蟹。

  接到举报后,当地公安和食品卫生部门前往烧烤店检查,当场查获未使用的罂粟壳0.22千克、香料油十余千克。邱某也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宝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陕西也有类似案件发生,去年9月3日,陕西徐台则村村民刘居有尿检呈阳性,警方称其涉嫌吸毒,将其拘留了15天。但刘居有称从未碰过毒品,怀疑是当天上午吃的擀面皮有问题。之后,刘家人再到该面皮店吃擀面皮并用试纸进行尿检,结果呈阳性,刘家人随即报警。面皮店老板供认,为留住食客,他花600元购买了2公斤罂粟壳,碾成粉末并拌入调料。

  去年10月,陕西神木一羊杂店被警方查出145克罂粟壳,经检验该店羊杂汤中吗啡含量严重超标。羊杂店老板白某夫妻供述称,其使用的罂粟壳是白某父亲在家里种植的, 7月才开始加在羊杂汤里,共使用了约70多克。

  另据东北网去年11月15日报道,黑龙江省五常市一家麻辣烫店的生意异常火爆,只要吃过一次几乎都会来吃第二次,有些食客连汤都会喝光。这一现象引起当地公安机关的注意。后者将其汤底送到省刑事技术总队化验支队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发现汤底含有罂粟成分。

  利益驱使

  罂粟壳火锅屡禁不止

  去年12月24日,国家禁毒办、公安部、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日前联合下发《关于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行为的通知》(禁毒办通〔2014〕62号),表示将以“零容忍”的原则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的违法犯罪行为。

  事实上,在餐饮业内,罂粟火锅并不是新闻。一位有过多家火锅店工作经历的厨师介绍,罂粟火锅并不稀奇,自己从业过程中一直听说部分火锅店添加罂粟壳提香。“一是加罂粟壳,二是用老油,都是很常见的,算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对于使用罂粟壳的火锅店,上述业内人士称不便点名,但给了一个简单的鉴别方法。他说:“有一些火锅店,档次不高,服务不好,价格还贵,味道一般,但生意就是好。吃了让食客想念、忘不掉,又说不出火锅有啥特色,一般遇到这种鸡毛小店食客就要注意了。”

  其实在去年5月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就曾对外通报称,火锅底料中违法添加罂粟壳的情况依然存在。各地需要继续加强对提供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等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严厉打击添加罂粟壳、罂粟粉等非食用物质的违法行为。同时,全面排查和严厉整治带有行业共性的潜规则问题,坚决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

  据了解,罂粟壳,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干燥果壳。公开资料显示,罂粟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其花色美艳无比,花谢后即长成一种瘦长灯笼形的绿色果实。制毒者在早晨用刀在果上划出浅切口,白色浆汁随即流出,经一天日晒晚上变为棕黑色膏状物,这就是有名的毒品——生鸦片膏。鸦片中含有吗啡、可卡因、罂粟碱等20多种活性生物碱,其中吗啡含量高达9.5%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