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第三篇 热点与技术(一)

出处: 作者: 网编:朱先锋 2015-08-18

一、净水市场主要热点方向

(一)用户对RO反渗透净水机青睐有加

反渗透净水机是一种集微滤、吸附、超滤、反渗透、紫外杀菌、超纯化等技术于一体,将自来水直接转化为超纯水的装置。反渗透纯水机组核心元件反渗透(RO)膜。反渗透纯水机制出的纯净水相对于桶装水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成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视为理想的半反渗透净水机膜。

家用净水设备中,一般超滤净水器对水质过滤效果都有一定的偏差,配置的滤芯、超滤膜难以去除水中微生物、细菌、化学污染等杂质,虽然能改善生活用水,但并不适合饮用。

反渗透机的核心部件反渗透膜(RO膜)的过滤孔径为0.000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百万分之一,不仅能过滤超滤机能过滤的物质,还能过滤比病毒、细菌等更小的金属离子,去除水中的铅、汞、铬、镉等重金属离子,使过滤出的水达到纯水标准。渗透机具有过滤精度高的优点,且杂质去除范围广,不仅可以去除溶解的无机盐类,而且还可以去除各类有机物杂质,与常规的净水器或纯水机相比,反渗透的净水效果更为优秀,滤后水质适合饮用,安全性更高。因此,被更多的用户所接受。

(二)大通量、微废水成为主旋律

随着国人饮水安全意识的增强,家电市场上各种品牌的净水机蜂拥而上。然而,许多净水机(纯水机)的净水功能是以过滤掉大量自来水为代价的,使得本来就缺少水资源的中国雪上加霜。

截至2014年,全国净水机整机企业有近4000家,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且每年还以3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市场中的主流产品多为反渗透净水机通过0.00015微米的反渗透膜过滤原水,去掉几乎所有残留污染物和杂质,成为纯净水。然而,反渗透净水机却存在致命缺陷,在制取纯净水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水”(亦称“浓水”),这些“废水”被直接排掉,造成自来水的极大浪费。

近年来,用户对于净水器产品的了解程度在不断提升,更加提倡节约用水,因此净水器的大量“废水”也让部分用户不得不放弃或者转买其他产品。同时,如此高的废水率,显然与国家提倡的节约用水理念相违背。因此,“微废水”技术呼之欲出。

大通量反渗透产品减少了压力桶部件,降低了产品漏水的风险,同时也解决了小通量净水机废水比过高的问题,真正实现净水过滤向“微废水”转变。

(三)智能科技在水家电中将得到广泛应用

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智能家电”的概念开始兴起。中国家电网发布的《中国高端家电市场报告》显示,已经有40.7%的用户选择了“智能化”这一属性,预计到2015年,这个数据会上涨到60%。

电信网、互联网、电视网的三网融合,电视、手机、Pad、电脑“四屏合一”,使得空间压缩、时间延伸,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虽然有不少企业将目光转向净水器智能化升级,但是从专业角度来看,目前智能化升级多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通常在其他家电方面体现出的:用智能手机代替LED显示,同时在用户感应、体验、数据化等领域进行升级智能化趋势,在净水器的智能应用和用户互动方面却少有作为;与真正的人机互动交流仍有较远距离。

因此,基于个性化及操作便捷等用户需求下的人机交互、智慧互联,将是未来净水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看来,微信服务号和手机App是用户进入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也为企业打造了传播产品讯息、展示品牌形象、推送企业最新活动的精准渠道,把握智能互联、增强用户黏性对企业营销意义重大,是移动营销链条的开端。

理化指标 溴酸盐

据了解,国家严令禁止向饮用水中添加溴酸盐,而天然矿泉水中一般都含有溴化物,目前各矿泉水生产企业在杀菌时多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杀菌,当臭氧杀菌时往往会与水中的溴化物生成溴酸盐。

据介绍,目前全市多数饮用水厂都在采用紫外线杀菌,紫外线杀菌最大的弊端就是对游离氯、大肠杆菌、落菌等效果不好,易出现菌落超标,臭氧杀菌落效果好,但很容易出现溴酸盐。

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为潜在致癌物,是饮用水行业厂家使用臭氧进行杀菌时不可避免的一种毒副产物。长期饮用溴酸盐超标的饮用水,将增加癌症的患病率。据了解,目前我国对瓶(桶)装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的理化指标为小于等于10mg/L。

溴酸盐在国际上被认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溴酸盐是矿泉水或山泉水等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生成的副产品。在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所规定的饮用水中,溴酸盐最高允许浓度在0.01mg/L以内。

由于溴酸盐是臭氧杀菌的副产物,臭氧是公认的最有效的消毒方法,用什么技术来取代臭氧杀菌成为难题。在没有找到比臭氧更有效的杀菌方法前,一种能够选择性地分解天然矿泉水中溴酸盐致癌物,同时又不影响预留臭氧杀菌效果的方法将是最优选择。

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常规生产工艺包括泵压、加臭氧杀菌、贮运、二次加臭氧和最后装瓶等步骤。在天然原水中除了存在许多有机和无机物外,同时也存在ppb量级的溴化物(bromides)。在第一次加臭氧时,溴化物(bromides)与臭氧反应转化成溴酸盐bromate (BrO3-),含量一般可达10-20 ppb量级,在二次加臭氧后装瓶留在水中。装瓶前第二次加臭氧 (含量大约100 ppb 量级) 是为了保证瓶装水中有一定臭氧残留,可同时对水和瓶盖消毒,这在装瓶工序中非常关键。

现有紫外光技术中,采用低压、中压或高压汞灯紫外光虽然可适度分解溴酸盐,但其同时更强烈地把装瓶前预留的臭氧也分解了,因为臭氧在紫外波长230-270nm分解最厉害,而溴酸盐则在200-250nm有适度分解。考察溴酸盐和臭氧的吸收光谱,发现最合适的紫外波长应界于200-230nm,既保证充分分解溴酸盐同时又不影响预留臭氧。紫外光源其波长正界于200-230nm,测试结果表明去除器可选择性地高效分解天然矿泉水中的溴酸盐,同时又不影响预留臭氧,且溴酸盐分解产物也不会相互反应重新生成溴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