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商业 > 时尚

中国时尚 审美蝶变

出处:时尚周刊 作者:王晓然 孔瑶瑶 网编:王巍 2019-09-24

C2019-09-25时尚周刊1版01s001

服装时尚是价值观念的外在象征,它的演变不仅反映出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反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时尚崛起进程中,从简朴为美到流行红裙子;从奢侈品牌冲击启蒙到中国设计师站上国际舞台……无不呈现出国人在经济实力、文化自信上的演变。

中国设计师品牌JNBY2016年进入美国市场

时尚轮回

当近期天猫携一众国货品牌联动国际时装周时,中国审美和想象力再次冲击了国际时尚视野。回顾中国的服装时尚产业的最初期,工装裤、军便服造型简单,当时人们在穿着打扮上崇尚“俭朴为美”。跨越历史长河,当今的时尚审美,也轮回着当初的记忆。

1979年,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带领法国时装表演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第一次将国门之外的服装时尚带入中国。1981年,一部名为《街上流行红裙子》的电影上映,如同按下了开关,瞬间掀起的“红裙子”风潮,开启了中国服装时尚新的一页,人们开始摆脱保守式审美的禁锢,追求服饰上的个性释放。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发布了首个服装号型标准,标志着过去只能做衣服、改衣服的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服装工业标准。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服装时尚西风东渐的集中时期,那时,蝙蝠衫、墨镜、运动服、羊毛衫、喇叭裤、健美裤……无不成为时髦的代名词,刚刚起步的中国服装工业也更多是在接受国际服装时尚风潮的单向输出。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工业设计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期,出现了带有不少年代烙印的原创服装设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回力球鞋。

诞生于1927年的回力球鞋,真正进入大众视野是在上世纪80年代。1981年,中国女排穿着回力拿下第三届世界杯冠军。1984年,女排姑娘们再次穿着回力拿下了奥运会冠军。回力因此名声大振,成为上世纪80年代时髦青年的标配。有记载显示,在最辉煌时期,销售额曾高达8亿元人民币,在上世纪80年代,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天文数字。

今天来看,回力可以说是重要的原创时尚品牌,是中国服装时尚进化史中的一个重要标志。遗憾的是,回力当时并没有和女排姑娘们一样走向世界。相反,随着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运动品牌开始进入中国,更多民营企业崛起,中国年轻人在球鞋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回力渐渐式微。回力究竟是何时从大众视野中消失的,现在已很难追溯。2008年,好莱坞影星奥兰多·布鲁姆脚蹬回力球鞋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回力因此起死回生,复古时尚再次轮回。2017年,回力正式“出海”,和意大利厂商推出联合定制款,受到热捧。

前中国女排队员穿着回力获得奥运会冠军

中国元素先行

相比中国的时尚品牌,中国文化元素是最先“出海”的。龙纹图案、中国传统刺绣、中国红等传统文化元素为国外设计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1992年,巩俐主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入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同时,影片还获得了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颁奖典礼上,巩俐身着一袭中国红旗袍惊艳全场。在当时还鲜有中国面孔出现的电影节红毯上,外国人第一次接触到旗袍,第一次被中国独特的服饰文化所震撼。

此后,中国文化元素频频被国际时尚品牌借用,其中不乏一些大牌。Gucci将中国的刺绣大量运用在其手袋、夹克、鞋款中。LV也曾推出过刺绣无袖连衣裙,裙身采用了大片的中式印花。生肖也是国外时尚品牌爱用的元素。Gucci每年都会应景推出生肖限定产品。CHANEL本人据说非常喜欢中国的漆面屏风,该品牌COROMANDEL系列珠宝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漆面屏风上的文化元素。

Cartier的龙首项链、BVLGARI“凤凰于飞”陀飞轮腕表、梵克雅宝的凤凰胸针,无不彰显中国风的魅力所在。就连美国时尚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也对龙、牡丹、青花瓷等元素大加运用。

和中国风一起登上世界时尚舞台的,还有中国面孔。四大时装周的T台上出现了越多越多的中国模特,刘雯、何穗、杜鹃等人把东方人的美与魅力植入到国际时尚的灵感中。

“中国高定第一人”郭培设计的服饰以中国元素为灵感,将国际流行元素与东方美学相结合,在国际时尚界独树一帜。由她设计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服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风高定的精致优雅。

李宇春身着Gucci定制刺绣旗袍走红毯

幕后推手

随着经济发展壮大,中国时尚产业在各界的共同推动下,一直在不断与国外顶尖时尚产业力量对话,并探索中国时尚出海的多种可能性。

中国时尚生产制造水平目前已是世界领先水平。包括爱马仕、LV等顶级品牌的一些部件,甚至一些顶级品牌的大部分成品都在中国制造。“至少在未来十年内,中国这方面的产业优势无可取代”,一位国内奢侈品领域高管表示。

另外,从设计角度看,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开始参与国际时装周、展览、走秀,出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新锐设计师。

中国时尚产业除了“走出去”,也更多地将国际时尚请进来。1997年创办的中国国际时装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已成为中外时装、成衣及配饰品牌展示新设计、新产品,交流新技术的主流渠道和国家窗口。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800余位设计师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展示作品。

一年一次的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促进了中国时尚教育加快国际化。各类服装设计大赛和模特大赛,造就出一大批优秀时装设计师和时装模特,为中国时尚产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化,储备新生力量。

近两年,以天猫和京东为主的电商平台也不断将中国时尚品牌带入世界舞台。从2018年起,天猫就以组团的方式,将中国时尚品牌不断带入纽约时装周。从最初的李宁、太平鸟、潮牌CLOT、CHENPENG到JNBY、Particale Fever、Angle Chen,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内服饰品牌脱颖而出,首次亮相纽约时装周。2019年9月,天猫将合作方从单一的纽约时装周扩展到米兰和巴黎时装周,并扶持更多国货品牌构建国际知名度。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旗下的跨境零售电商平台速卖通也于今年9月首次与米兰时装周打通,搭建连通中国和意大利时尚产业的双向窗口。

京东与国际时装周的合作则开始得更早。2015年时,京东就将部分中国女装品牌送入米兰时装周。今年2月,京东和伦敦时装周也达成更为深度的合作,京东将作为米兰时装周唯一零售合作伙伴,打通时尚产业链,助力中国品牌出海。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晓然 孔瑶瑶

卡地亚推出以龙为主题的手镯

【对话】

奢侈品中国联盟荣誉顾问张培英:

用20年培育 中国也会有LV和Gucci

中国时尚的海外发展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层面,中国已经是世界时尚加工制造大国,几乎所有的时尚品牌代工都落在中国。但在时尚品牌的打造和运营发展方面,我们还是远远滞后的。

近些年,江南布衣、CHENPENG等设计师品牌纷纷面向海外进行发展,包括参加时装周、海外开店等。这些品牌本身已不是问题,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为品牌建立标准化、规范化,让品牌能够不断地传承、复制,让大众去认可。在人才、理念、经营、运营方面,这些品牌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奢侈品是时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目前缺少像LV、Gucci这样的顶级奢侈品牌。未来中国或许能出现顶级奢侈品牌,但打造这样的品牌需要一个很长远的发展战略,要具备强大的执行力,品牌也需要长久的积淀。一个顶级奢侈品牌的培育至少需要20年的一个周期。目前,中国很少能看到这样的企业,大家都太急功近利了,急于挣快钱。眼下我们在倡导匠人精神,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时机,用匠人精神,沉下去,一心一意去做,才会形成一个好的品牌。

第五大道奢侈品网CEO孙亚菲:

中国在全球时尚产业中的地位变得非常重要

在时尚观念尚未萌芽的时期,无论男女,衣服颜色都是蓝白灰,整齐划一的穿着带有很强的质朴年代感。整个八九十年代,甚至2000年以后,中国港台时尚逐渐成为主流。但逐渐的这种时尚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审美需求了。2008年,留学回国后,我发现国人对欧美高端时尚的渴求异常强烈和迫切。2009年,我们创办了第五大道,希望把海外时尚带入中国。当时我们从国外带了几条H&M的裙子,在网上遭到疯抢,可见,当时人们对欧美时尚趋之若鹜的状态。现在欧美时尚的热度依然在持续,未来欧美时尚会成为国人的一种消费常态。

时尚产业的演变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人在穿着上从保守封闭到与国际接轨,国际大牌、欧美顶级时尚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布局也更加向中国倾斜,将首发、独特设计放在中国发布,中国在全球时尚产业中的地位变得非常重要。

时尚,说到底是一种文化,它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和价值观变化。

著名时尚产业投资人、优意国际总裁杨大筠:

中国设计师不缺创意 缺的是国际化思维

一个品牌必须附着在一个国家之上。国家强大了,在全球的影响力提高了,品牌“出海”才有可能得到海外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虽然现在我国GDP位居全球第二位,国家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让主导全球时尚百余年的西方国家接受中国品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因为西方国家消费观念比较成熟,但同时也比较固化,中国品牌要想挤入这些市场,得到它们的认可,需要提升很多东西,包括软实力、设计水平、设计理念,以及不断强化西方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

随着产业发展,更多中国设计师到国外学习成长,设计水平在不断提高,就亚洲国家而言,中国目前的整体设计水平与韩国已经并驾齐驱,但和国际顶尖的设计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种差异不是创意上的,而是对设计的综合理解和国际化理解的程度。这里面存在一种包容、被认同的共性价值观。中国设计师在这方面的国际化经验和国外设计师还是有一定差别,要追赶上甚至超越,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