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薛和小曾都是我很熟悉的学生,小薛是女生,小曾是男生,他们在2022年“毕业季”也是“分手季”分手了。对于这对“00后”情侣来说,因为职场选择导致纷飞东西,他们很平静地接受了现实,互相之间有理解,也有不认同。
两人是一所二本院校的同学,专业都是广播电视学。毋庸讳言,在市县级电视台受众减少、经营困难的今天,他们毕业后想进电视台的机会是很渺茫了。因为也不想继续考研,所以他们早早地就开始了求职奔波。
两人都来自小县城家庭,父母均无法在职业上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指导,一切只能靠自己。小曾选择考选调生,因为基本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报考,竞争相对小一点,录用后是公务员编制,但工作地点多为基层。为了提高成功几率,小曾报考了一个离省会有四五个小时车程的山区小县。最终他如愿上岸,并且因为排名靠前,他幸运地分在了县城,只是专业完全不对口。
对于这个结果,小曾非常满意。他希望小薛和他考在同一个地方,于是小薛跟着小曾去了那个小县城待了一段时间,却实在无法忍受小地方生活的单调乏味、孤单无助,想着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俩就只能在一个年轻人流失严重的小城里相依为命,她甚至不寒而栗。经过反复思考,她艰难地选择了分手,独自去了省城。
分手终究是令人不愉快的,毕竟两人曾经规划的未来都和对方有关。但时至今日,两人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都比较满意,认为都找到了自己的安全感。
小曾选择进入体制内,是经过冷静而客观的思考的。客观上,家境一般,不能支持去创业。主观上,性格较为内向,也比较固执,进入体制内确实能避免很多不确定性。
小薛同样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她在天府产业园工作,公司业务是互联网运营-线上活动策划,具体来说是给音乐公司做策划专题活动,再推广到其他平台。上班时间朝九晚六、双休,偶有值班然后1:1比例调休,薪资也比较符合预期。当然,最让她喜欢的是工作氛围与性质。同事都是年轻人,交流沟通永远不缺话题,下班后随时相约去玩。所学专业也能运用到工作中,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身边有亲友,工作也顺手,生活很愉快,城市很精彩。小薛说,这就是作为一个“00后”女生所需的安全感。
小薛和小曾两个年轻人最终放弃了几年的感情,作出了不同的职业选择,看起来一切都情有可原、顺理成章,乃至符合预想、未来可期,也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安全感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在任何时代,工作都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稳定而有前途的职业能为人提供足够的安全感,“00 后”的年轻人也不例外。不管这一代年轻人个性如何飞扬跳脱,在职业规划上,他们依然和前辈一样,把安全感置于首要位置。去年4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大学生求职时表示“大环境不好,稳定最重要”的占比36.2%,排名第三,高于2021年的29.8%,而且增长幅度不小。
但是,安全感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旱涝保收,能够在专业上有所成就更能提升安全感。
诚然,在职业安全感的赋予上,体制内确实具有很强的优势,所以有小曾这样的年轻人愿意来到远离省会的偏远而寂寞的小县城。但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的年轻人是小薛那种,他们离开了小县城,或者不愿意考到小县城,宁愿漂在大城市。并不仅仅是因为大城市有适合的岗位,更在于大城市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安全感。
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早就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以至于我们常常忽视其弊端。由于社会的发展,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00 后”来说,他们高考时选择专业比前人更注重个人兴趣。如果毕业后工作与专业风马牛不相及,而又发展不顺利的话,就会有很重的挫败感。本文的这对“00后”情侣,小曾得益于上升渠道通畅,小薛则是因为专业比较对口,能够更好地体现并锻炼自身价值,所以他们都获得了相应的安全感。
58同城、赶集直招6月发布的《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也显示,六成毕业生把职业与所选专业对口作为求职最看重的因素之一。所谓的职业安全感,是指职场人在工作中获得信心、安全和自由施展才华的感觉。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感,当然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努力和能力。最理想的状态是自己可以在专业中独当一面、缺我不可,这样的职业安全感是最爆棚的。但对于新入职的员工来说,显然还达不到这种程度,他们的提高更需要管理者给予机会、提供帮助。搭建展示专业能力的平台,先赋予他们自信;创造条件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升,保证其安全感的不断提升。
安全感的另一表现应该是:通过工作,可以获得想要的生活。工作不能过于挤压自己的生活。
《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看重“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占比38.5%,排名第二,高于2021 年的34%。4月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00后群体就业选择偏好调研报告》显示,22.7%的受访“00后”倾向工作地“生活氛围好、环境宜居”,比“90后”高出8.4个百分点。这是基本生存压力越发减轻之后必然出现的现象:“00后”更注重生活品质。
小曾刚去县城工作单位报到的时候,几个前辈就叮嘱他:“这里的规矩是下班后如果领导没走,我们是不能离开的。”而领导因为孩子在外地,妻子有自己的社交圈子,自己回家反倒一人向隅了无趣味,于是总下班后还在办公室转悠,小曾有时甚至会滞留到晚上9点多。小曾的性格沉默而随和,所以他能坚持下来。但更多的“00后”,却是像小薛这样,无法接受这样的工作环境。
年长者喜欢和年轻人待在一起,也乐于指点他们,因为他们代表青春活力,让人想起自己的激情岁月。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年轻人面对年长于自己的领导,总会感受到压力,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够好,如果一屋皆为长辈,他们的安全感就会大减。对于大部分“00后”来说,他们需要工作,却不一定仰仗其谋生,如果实在过于压抑,则宁愿离开。任何时候,人都是和同龄人交往最为放松,身份、喜好、困惑都类似,不必担心动辄得咎。所以管理者应该创造这样的环境,保证足够的同龄人员工数量,为他们提供便利的互相交流提高的平台,更不要随便耽误他们下班后的生活。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向两个“00后”再一次问及安全感和危机意识。身在体制内的小曾其实也并不那么安枕无忧,他现在必须做到踩点晋升,不能耽误太多时间,以避免滑入单位边缘人。而他更雄心勃勃等待机会将来能考到市州级机关。小薛也并不避讳在公司会有淘汰或裁员的风险,但随着专业的提升和行业的深耕,周围年轻人的相互促进与鼓励,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文/朱瑞昌(作者系西昌学院教师,现为南开大学博士)
编辑/陆佳
本文刊载于《中外企业文化》2023年2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