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产经中心 > 健康频道

从健康管理到适老化产品,老年健康市场有多大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姚倩 网编:产经中心 2021-10-14

10月14日是重阳节,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数据显示,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到2025年,这个比例将达到20%。面对这一市场,多家企业开始布局老年健康市场,覆盖营养品、养老服务、智能产品等诸多方面。老年健康市场的边界不断被拓宽,《2020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分析概览》预计,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8.3万亿元,5年年均符合增长率达14.67%。

图片来源:微脉官微

个性化需求凸显

10月14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法定的第九个“老年节”。传承至今,重阳节增添了敬老爱老等丰富的内涵,一并丰富的还有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在过去,老年人可能带一个收音机,逛逛公园可以满足基本需求,如今老年人对健身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产品如何更智能化、更科学化。”老龄市场长期观察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不容忽视。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据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刘远立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正在以全世界最大规模最快速度加深。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与10年前相比,15到59岁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了6.79个百分点,而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今后每年可能要增加1000万。

市场需求下,各种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除保健品、医疗器械外,还有养老服务、智能产品等。每个产品和服务不断细分,如智能产品包含智能手环等在内的穿戴式产品,安装在轮椅等移动工具上的产品等。据《银发经济崛起——2021老年用户线上消费报告》显示,从供给侧来看,线上老年适用品市场越来越繁荣,线上老年健康服务类商品数量增长超10倍。

老龄市场长期观察人士表示,随着消费行为升级,传统老年消费观念产生改变,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和精准化需求日益突出。“个性化、精准化让老年人用起来很顺手,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个性化的需求的加大,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飞速的发展,定制消费以及智能消费等成为“银发经济”新的消费增长点。

乐普云智(乐普医疗)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根据对市场需求的观察与反馈,养老市场目前呈现出个性化、定制化、高质化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企业需要在产品的科技创新方面更多的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将老年人的需求作为赋能医疗器械产品的目的,做老年人友好的产品才能获得老年的认可。像是提醒老年人按时用药、检测,能够直接和老年人进行语音交流,从而明确老年人指令,而非复杂手机操作的产品,都在养老健康产品市场中,有着不错的表现。

市场不断扩容

在政策支持利好和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的背景下,我国老年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容。2019年,我国老年经济市场规模达4.3万亿元。《2020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分析概览》预计,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8.3万亿元。

2017年以来,我国颁布多项老年经济市场相关政策。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提出20项老年人照顾服务的重点任务,如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和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等。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从6个方面推动养老服务工作。

以政策鼓励的居家养老服务为例,据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微脉介绍,微脉联合全国多家医院推出了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护理上门服务模式,为失能老人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等上门服务。2019年,松下将“健康养老”事业提升至战略层面。松下康养基于打通家装全链路的全屋关爱解决方案,为老人以及一些需要特殊关怀的客户,量身定制全屋设计改造方案。

除居家养老外,我国养老体系还有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23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养老、老人、老年”,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养老服务相关企业。2020年,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超过5万家,同比增长8%。

老龄市场长期观察人士表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战略,企业是社会力量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布局这一市场有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贡献、反馈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多元主体的参与,为整个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也注入了新的能量,也加速了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产业的资源整合,推动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相对完善的产业生态。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