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要闻中心 > 政经频道

把脉智能制造 北京将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化全覆盖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王晨婷 网编:陶凤 2021-05-12

北京商报

5月12日,“为企业办实事——智能制造进园区”北京站总结会在顺义召开。来自智能制造行业的35位专家走进22家北京市制造业企业“问诊把脉”,并为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提出建议。

据介绍,截至2020年,北京全市已累计实施近100个智能制造应用示范项目,打造63个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下一步,北京将推动“千”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化逐步升级,基本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全覆盖,围绕“优势产品+标杆工厂”发展模式,培育打造智能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系列问诊助力制造业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汪宏介绍,“智能制造进园区”系列活动于去年9月启动,主要围绕重点地区的优势产业集群,通过政策解读、标准宣贯、现场诊断、供需对接等方式,推动园区企业与行业专家、解决方案供应商、研究机构等资源深入对接,解决行业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引导带动各地方各行业开展更多面向产业集群的诊断服务活动,加快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2021年,“智能制造进园区”计划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开展20场以上的进园区活动,北京是此次系列活动在”十四五“期间的首站。

“加强产业链布局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京津冀地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的关键支撑。”汪宏说,本站活动聚焦北京顺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四大产业,邀请来自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的35名专家为22家北京市制造业企业“问诊把脉”“开方抓药”,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

专家组对各家企业逐一做出了分析报告,并提出意见。整体来看,部分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有所突破,但存在智能制造人才不足、资金投入有限、整体规划较薄弱等问题。

专家组成员朱铎先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总体建议企业加强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如设立CIO岗位及专职部门,避免部门各自为政,减少信息化孤岛。同时充分发挥北京丰富的智库资源与优质智能制造供应商优势,通过需求侧和供应侧紧密配合和相互促进,将北京打造成智能制造高地。此外,继续发挥政府理念引导和政策支撑作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建立智能制造评估诊断体系

除了“智能制造进园区”系列活动,近期,北京市也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工作。“数据显示,北京市智能制造总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李涛谈道。

2017年,北京市启动实施“智造100”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全市已累计实施近100个智能制造应用示范项目,打造63个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形成一批立足北京、服务全国的高水平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单项冠军企业。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李涛表示,在智能制造应用侧部分,要建立北京智能制造评估诊断体系,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智能化转型咨询诊断等服务。同时,要打造智能制造标杆示范,力争在2025年打造10家世界顶级“智慧工厂”“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100家“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推动“千”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化逐步升级,基本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全覆盖。

在供给侧部分,北京将提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供给能力,支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形成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样板。在产业生态部分,则将围绕“优势产品+标杆工厂”发展模式,培育打造智能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去年开始,顺义区全面启动实施顺义区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出台配套政策《顺义区关于支持智能制造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全市首个出台的区级智能制造专项政策。”顺义区副区长徐晓俊也谈道。作为北京智能制造高地,顺义区预计三年支持资金共5.38亿元,预计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达100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晨婷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