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老周侃股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理财热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周科竞 网编:王巍 2021-04-18

有媒体统计显示,一周内90家A股公司合计购买105.37亿元理财产品,本栏认为,上市公司的理财热应该辩证看待,有些理财具有合理性,但有一些可能也说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归根结底要看是不是能够在安全线以内给投资者最好的投资回报。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主观上讲是不利于股东价值的,但客观上讲又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所以投资者要审慎看待。如果规模不大可以不加理会,但如果金额过多,投资者要仔细分析一下购买理财产品的必要性和风险性,然后做出自己对于股价的判断。

从人情世故方面来说,上市公司要想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势必少不了向银行申请贷款,申请贷款就一定会跟客户经理打交道,但凡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或者是银行的支行,都会有销售理财产品的任务,所以上市公司既然要向银行不停地申请贷款,当人家有任务需要帮忙的时候,拒绝的话也是很难说出口的。

一周内90家上市公司合计购买了105.37亿元的理财产品,平均每家1亿元多一点,这对于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来说,规模并不是特别庞大,故投资者对于这90家公司中的绝大多数,只需要看一眼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然后对比一下公司的净资产值及账面现金即可。如果占比都不很大,那么投资者可以不加理会。如果金额或者占比较高,那么投资者就要进一步研究一下上市公司为什么要购买这么多理财产品了。

第一种情况,上市公司的账面资金相对充裕,但是未来会有新项目需要资金投入,又或者虽然暂时没有新的项目投资,但公司正在研究新的投资方向,此时把现金归还银行贷款或者分配给股东都不是很好的选择,所以会暂时买入理财产品,以减少财务费用的支出,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还是应该支持上市公司的。

第二种情况,公司的主营业务经营并不好,公司不愿意继续投入更多资金,但公司的资金也不想用于现金分红,于是找点理财产品买买,希望能够多少赚点钱,这样的公司就需要投资者警惕,毕竟上市公司的主业不振,靠购买理财产品大概率不能满足投资者的回报要求,这样的公司最终股价也很难出现上涨。

第三种情况则是最可怕的,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但是投向理财产品的资金最终辗转进入了大股东的腰包,这类理财产品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投资者也要小心这类公司的理财产品有无法收回的风险,投资者最好敬而远之。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肯定无法达到投资者持有股票的利润目标,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又是必须要多少买一点的。所以投资者只需要关注那些金额较大、占比较高的理财产品,仔细分析这些上市公司是不是资金利用效率太低,是否存在未来业绩增长难以让投资者满意的可能。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