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教育频道

MBA报考热度不减 新学科背景下如何培养管理人才?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程铭劼 赵博宇 摄影记者:赵博宇 网编:肖玮 2020-12-24

2021年研究生考试将于本周末开考。据教育部的官方数据披露,今年的研考报名人数达到377万。而在报名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中,除了应届的大学生群体,还有大量职场人希望通过“回炉再造”来提升学历。其中,报考MBA的考生人数正逐年走高,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教育行业逆经济周期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开始,教育部相继出台政策,推进高等教育“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而在新学科发展的背景之下,MBA这样的管理人才培养项目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

现场拍摄

低学费院校报考人数快速增长

据MBA中国网统计的数据显示,十年间,报考MBA的考生人数已经从2011年的90614人增长至2019年的近20万人。而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录取比例也在逐年下降。职场的激烈竞争和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让越来越多人看中了MBA项目,报考竞争也日益激烈。

MBA中国网大学事业部总经理王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MBA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30万人,“今年MBA报考呈现出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低学费院校的报考人数增长速度非常快。我们分析了一下,一方面由于今年的整体经济环境不是很理想,更多的人希望通过读MBA来给自身充电;另一方面很多人对学费的预算也有限,所以就将目光锁定在了低学费的院校”。

王鹏指出,相对而言,名校报考人数的增长幅度不大,主要因为名校MBA项目的人数基数较大。据了解,目前全国共有250所左右的学校已经开办了MBA项目,但很多学校的招生人数和报到人数并不多。发展较好的商学院仍然集中在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为主的老牌名校。

多校发力MBA项目

2020年是中国MBA教育开展的第三十年,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除了清北等老牌名校,多所院校也都加快了在MBA项目上的布局。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后发现,目前在北京的26所211高校中,仅有三所院校未开设MBA项目,对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各行业与院校的共识。

此外,由于终身学习观念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MBA项目更是迎来了高速增长期。12月23日,在MBAChina与《经理人》杂志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商学院教育盛典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在致辞中表示,商科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MBA项目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商学院的高速增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市场经济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

同时,活动还公布了多个与MBA项目相关的奖项。其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金融MBA项目TOP10。而从获奖商学院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由于高校林立,在商学院建设方面表现不俗,获奖众多。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介绍学院情况时表示,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在2012年进入清华之前,学院没有全职教师,所有的老师都是兼职的身份,“2012年之后,我们开始全职聘请教授,目前我们有22名全职老师,规模很小,但我们有庞大的业界老师来做支撑,大概有1000多人,所以基本上MBA项目都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张大良看来,MBA教育作为与企业和市场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专业之一,他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要与企业和市场进行直接的对接,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人员,“因此,深化产教融合,教学中做到协同育人是办好商学院,实现校企双赢的必然选择”。

“四新”建设下的MBA项目探索

去年2月,教育部曾召开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在会上表示,要通过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今年7月,教育部党组召开了会议,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8月在教育部金秋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曾表示,下一步要全面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的“四新”建设。从政策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发展新学科的趋势也让MBA项目之后的发展重新走向创新与突破。

在业内人士看来,MBA项目除了能够培养商科人才,也能培养人的复合型综合能力,从生源来看,就读MBA项目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行业背景各不相同;从经济环境来看,各国家间的经济环境呈现出差异化趋势。中国的MBA教育从1991年开始发展至今,更需要适配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国际商学院教授张新民指出,中国商学院的变革要从埋头专业转到系统导向,从业务训练发展到思维训练,从组织内部到外部环境,从国内到国际(全球)。,“今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一流课程,包括线上线下等多种类型。我认为未来的课程形态大致有三种,第一类是纯线上课程,第二类是纯线下课程,第三类是线上线下的混合制教学。一方面老师要利用现有的大量资源,设置自己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在线下的课堂里形成翻转课堂。在我看来,课堂上的数字化改革是未来商学院的必经之路。”

北京商报记者 程铭劼 赵博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