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基金机构频道

“换血”不断 年内超百家公募高管经历人事变阵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孟凡霞 李海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0-12-13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李海媛)岁末年终,公募基金业频现高管变动。12月12日,易方达基金首席大类资产配置官汪兰英因个人原因离职。而前一日,广发基金原总经理林传辉也离任,阔别17载重回广发证券,引起业内热议。北京商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2月13日,今年公募行业共有104家公司出现变更,累计310人。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基金业高速发展,各家公司的人才需求也较此前增长,加上公司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导致了部分高管为谋求更好的发展选择跳槽或奔私创业。

公募高管更迭持续不断。12月12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首席大类资产配置官汪兰英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告还提到,该职位相当于副总经理级别。相关资料显示,汪兰英曾任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后加入中国人寿资管公司,并于2016年9月加入易方达基金公司。

而在前一天,即12月11日,广发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原总经理林传辉因工作调整原因离任,并由原副总经理王凡新任公司总经理一职。同日,广发证券也发布公告称,聘任林传辉为其新任总经理,并提名其为第十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

据悉,林传辉曾在1995年加入广发证券,先后任投行部北京业务部总经理、投行部副总经理等职位,并于2002年“转战”筹备广发基金,在2003年公司成立后历任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位。公开资料显示,自广发基金成立至今,林传辉担任总经理一职已长达17年。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情况仅是今年基金公司高管频繁变更的缩影。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察长以及首席信息官5类职位在内,年内已有104家公募累计变更高管310人。具体来看,年内有24家公募基金董事长职位出现变更;总经理一职变动涉及39家公司;副总经理级别则有71家基金管理人出现变更。而2019年全年,共有112家公司变更高管323人。

申万宏源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评价,导致近年来基金公司高管更迭频繁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其一,由于当今基金业发展较快,基金公司对高管的需求也较原先有所增长。其二,由于各基金公司发展不平衡,存在部分高管通过调整工作场所,从而实现更高个人价值的可能。

正如桂浩明所说,部分公募“大佬”是出于个人原因离任,因此,他们的离任去向也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从已有案例来看,部分公募高管除了“跳槽”到行业内其他公司外,也有部分人选择“奔私创业”。例如,此前,工银瑞信基金原董事长郭特华在辞任后,迅速创办了海南富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执行董事。

事实上,该现象并非年内独有案例。今年4月,泰康资产前董事总经理、投资经理余海丰也选择离职,并于7月创办上海慎知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余海丰的认缴比例高达99%。另外,包括部分公募业的明星基金经理如富国基金经理于洋、东证资管基金经理林鹏等也在年内悉数“奔私创业”。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公募高管“奔私”,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一方面,个人收入上会更为可观。另一方面,晋升空间的弹性也会更大。

那么,高管变动频繁一定是坏事吗?在桂浩明看来,基金行业高管变动有利有弊。由于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人才的优势配置可以让部分尚未发展起来的基金公司后来居上。但过于频繁的变动,或在条件不太适合的情况下调动,则可能影响公司业务的开展。

“应该鼓励合理的、必要的人才流动。同时,也要反对不合理的、过于轻率的调动。各基金公司还是要把人才储备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推动基金业务的发展”,桂浩明如是说。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