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商业新闻中心 > 酒业频道

“上新”珠江河畔,“经典五粮液”用经典致敬改革精神

出处:北京商报 网编:胡立群 2020-11-16

11月12日,继成都、上海之后,“五粮液经典之夜”惊艳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州。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携手中企会企业家俱乐部主席、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广府人联谊总会会长、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香江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志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国景控股集团主席谭锦球,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著名艺术家、名酒收藏家阎维文等企业家、金融家与艺术家、媒体代表,现场见证了“经典五粮液”亮相珠江河畔夜景的美好时刻。

这一次,“经典五粮液”如何呈现经典?

用匠心,复刻时代经典

“世界中有两种艺术无需用语言来修饰,世人皆能感悟,一个是音乐,一个就是美酒。”宋书玉在活动现场表示,“经典五粮液”与经典音乐家的邂逅,是更加完美的经典。五粮液始终坚守精选法则,通过工艺优化、技术创新等不断追求极致品质,为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人们奉献了极致美酒,为世界名酒树立了典范。

阎维文向在场嘉宾分享了自己与五粮液的故事,他说: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歌唱,二是藏酒。 他认为,一首好歌、一瓶好酒,承载的是历史、是文化、是人们最美好的回忆。“歌唱让我体会到传播真善美的意义,藏酒让我深深感受到传承历史、传承文化的责任”。

马蔚华认为,“经典”是经过历史和社会选择,具有典型性、特殊性和影响力的作品和品牌,其背后,具有随时光流逝而价值不变的品质。品质折射的则是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艰苦奋斗和锐意创新的企业家风格。他对五粮液品牌的稀有性和独到性、五粮液人的奋斗和传承,以及五粮液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高度认同。

据悉,“经典五粮液”的“梅瓶”造型,可追溯到20世纪六十年代。作为几代人的独家记忆,“梅瓶”五粮液见证了岁月和社会的变迁,也连结起人和人的情感,是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

在风格上,“经典五粮液”赓续“梅瓶”风格,细节更为考究,唤醒数代人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理想和情感寄托。在品质上,“经典五粮液”拥有“天地精酿,分级精选,十年精陈”三大核心优势:传承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全程优选,量质摘酒,百里挑一;基酒经传统陶坛储存陈酿10年以上,酒体风味更加独特、历久弥香。

由此,“经典五粮液”对“梅瓶”五粮液从产品到精神层面的完美传承和升级,堪称稀缺中的稀缺、经典中的经典。

用经典,坚定文化自信

随着消费结构化升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了社会共识,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则是文化的初衷与本质规定。

中国白酒是岁月的结晶,滋养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造就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气韵,更是大国盛世社会交往、文化交流、文明交融不可或缺的名片与纽带。

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头部企业和中国多粮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一直努力为世界酿造美好生活,代代传承,酿出飘香世界的美酒。

“‘经典五粮液’是向历史的敬礼,向传统的回归,向经典的致敬。”李曙光谈到,“经典五粮液”将以更加美好的品质带给大家美好的享受。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梅瓶”五粮液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书写了色净、香浓、味正的感官诗篇,是时代的经典。如今,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品质自信,“经典五粮液”穿越时空而来,凝聚了人生的味道,收藏了记忆的美好,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书写着新的时代传奇。

以高质量发展,致敬改革精神

广州因改革开放而兴,拥有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正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

作为白酒行业头部企业,五粮液深度参与改革开放,并充分享受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红利,其“梅瓶”五粮液更是见证了国家由弱变强,见证着一代企业家事业开拓中的筚路蓝缕、奋力拼搏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与力量。

创新之都广州,始终坚定传承开放发展基因,通过40余年的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经济前行。同样,五粮液始终坚定传承与创新,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着行业发展,二者有着历久弥新的情感共鸣。

李曙光在活动现场表示,五粮液与广州在“五”字文化上天然相通,五羊、五粮都表达了美美与共、吉祥开泰的丰富内涵。面向“十四五”,五粮液将更多依托广州这一开放性、开创性、开拓性的国际化大平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前瞻的眼光,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机遇,壮大民族品牌,办好一流企业。

近年来,五粮液着力完善企业战略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夯实五粮液“1+3”核心产品体系,借助创新发展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典五粮液”以经典产品所蕴含的时代精神,致敬着过去与未来。这瓶承载着集体记忆和无限回味的产品,将以永恒不变的极致产品品质和服务,书写新时代芳华和永恒经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