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要闻中心 > 政经频道

雨带北移在即 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亟待民资激活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刘瀚琳 网编:陶凤 2020-07-13

我国正处于主汛期,防控形势依然相对严峻。7月13日,国务院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出席发布会并表示,当前我国长江和太湖流域的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后期雨带将北抬。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河南、山东、内蒙、黑龙江等北方城市已在相继下达防汛工作任务安排。

随着防汛进入关键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安全的支撑效应日益显著。于是,此次发布会重点解读了今年及后续重点建设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明确将在财政资金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引入民营资本,并对水价标准、回报机制及融资方式作出了同步要求。

提防北方流域“三大风险”

“与往年汛期不同,今年降雨、洪水集中出现。”叶建春表示。6月至今,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条超保,33条超历史最高水位。长江、黄河上游、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均发生今年1号洪水。目前,长江干流监利以下河段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仍超警,其余大江大河水势总体平稳。

从具体数据来看,长江、太湖等流域集中出现强降雨,累计降雨量超多年平均5成到1.6倍。其中,江西婺源6月单月降雨相当于北京三年降水量;强降雨致使南方地区集中洪涝。在过去一个多月间,全国超警河流数量占今年以来96%,除黄河等流域少数支流,422条集中于南方地区;中小河流水位超警、超保比例同步攀高。数据显示,全国中小河流中,已有397条超警,100条超保,还有27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我国正处于主汛期,长江流域正遭受着严重的洪涝灾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减灾委副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表示。7月12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启动二级防汛应急响应并向相关地区发出通知,要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及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

据介绍,截至目前,水利部在防汛准备、应对暴雨洪水、水工程调度、山洪灾害防御和暗访督查等方面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并取得一定成效。例如,已对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2076个县1万多人进行全面培训;先后5次启动应急响应,强化预测预报预警,派出20多个工作组和专家组前往一线指导;对2297座(次)水库进行科学精细调度,共拦洪647亿立方米,避免了723万人转移;联合气象局发布预警62期,累计发送的预警短信1505万条,启动预警广播10.5万多次等。

“当前长江和太湖流域的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后期雨带将北抬。”面对即将到来的“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叶建春表示,近期,水利部已与气象局会商。预计黄河中游、海河南系、松花江辽河、长江、淮河、太湖等流域均有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

叶建春表示,水利部将在继续做好长江太湖等南方河流防汛的同时,加强北方地区的防汛准备。“由于北方流域多年未发生洪水,防汛意识和工程能力都相对偏低、偏弱,因此我们要盯紧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这三大风险。在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科学调度、相关堤防水库的巡查、隐患排查整改以及将来万一出险的抢险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进一步的细化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河南、山东、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已在部署防汛工作安排。例如,山东下达防汛战备令,各应急救援力量按战时要求,执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黑龙江组织开展以防御山洪灾害为主,兼顾中小河流、中小水库防范和应急措施等内容的防汛演练;内蒙古各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应急、气象、水利、住建等部门加强联合会商,做好天气形势、河流水情、城市内涝监测预报等工作。

新增防洪库容90亿立方米 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将落地

“重大水利工程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国家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重要领域。从今年的防汛实践看,其对于水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

2014年5月,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曾要求分步建设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前述水利工程已累计开工146项,在建投资规模超1万亿元。其中,引江济淮、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淮河出山店水库等一批标志性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等32项工程已相继建成。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基本水情。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亟需着力补齐重大水利基础设施的短板。因此,在继续加快推进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抓紧谋划一批新的重大水利工程并尽早实施是十分必要的。”苏伟说。

今年5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7月8日,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听取了国家发改委关于今年及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排的汇报,指出重大水利工程是“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抓紧推进建设,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防御水旱灾害能力。

“这些重大水利工程跟172项重大水利工程既是接续关系,又有拓展和提升。”苏伟表示。据了解,前述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有17个剩余项目被重新纳入此次工程计划。在此前基础上,新发布的重大水利工程新增了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智慧水利工程,目的是加强对重要河湖水系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提升工程联合调度、精准调控和高效监管水平。

数据显示,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涵盖五大类。其中包括防洪减灾工程56项、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26项、灌溉节水和供水工程55项、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8项、智慧水利工程5项。其中,96项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

经测算,工程建成后,将新增防洪库容90亿立方米,治理河道长度295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2800万亩,增加年供水能力420亿立方米。“这些指标都能反映出工程带来的直接影响。”苏伟指出,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集中降雨,上游水库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90亿库容对提高防洪减灾能力非常重要;而河道治理、两岸堤防的加固建设等是防洪的重要保障;新增灌溉面积直接影响粮食安全;年供水能力增加则能够解决人民群众的供水问题。

带动就业岗位80万个 1.29万亿元引民资

根据3月下达的《2020年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年内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已在加速推进。据披露,今年以来,全国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了22项。苏伟表示,这些项目在提升我国水安全支撑能力的同时,还将对拉动内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工程为例,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廖志伟曾对媒体透露,大藤峡工程总投资357.36亿元,涉及上下游厂家近500家,工程建设可带动产业链上下联动;而在海南省南渡河,迈湾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超70亿元,初步估算需水泥32万吨、钢材5万吨、土石方填筑125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23万立方米。

“重大水利工程具有覆盖面广、吸纳投资大、产业链长、创造就业机会多的特点,能很好地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其次,由于工程具有较好规划基础,大部分都经过多年论证,具有加快建设的条件,建成以后不会造成产能过剩问题。”今年3月,水利工程建设司司长王胜万曾在发布会上分析指出。

据此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测算,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资一千亿元可带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49万个。此次150项工程项目匡算总投资约1.29万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带动直接和间接投资6.6万亿元,年均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

“然而,由于水利项目融资规模巨大,必须要通过加大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多渠道来筹措工程建设资金。但鉴于其公共属性较强,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回报周期长,项目的经营收益低,融资能力总体还是有限的。”苏伟表示,部分水库工程和引调水工程因具有发电、供水等经营性收益,也具备通过改革扩大市场化融资规模的潜力和空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项目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的形式可具体根据其公共性来定夺。“目前来看,有三种融资模式相对常见。一般而言,对于纯公共物品,可采取金融机构投资建设,政府分期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于前述营利性较强的项目,金融机构可借钱给企业,企业用后期收益付费;而对于准公共物品而言,企业虽有运营收益,但收益不够。金融机构将钱借给公司,企业将收益抵质押,政府财政则在一定程度补充企业,合力支撑项目建设和运营。”

此外,中钢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麒牧进一步指出,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民资主要参与的是建设层面,如何参与后期运营的配套制度还不完善。关于民资如何参与项目的全周期建设运营依旧值得探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苏伟强调,想要在水利建设领域扩大民间投资,需要落实水价标准和收费制度,建立合理的回报机制,同时扩大股权和债权的融资规模。具体而言,在工程建设前要合理确定供水价格,与供水对象就水价标准、水量消纳、水费收缴以及动态调整机制达成协议,降低工程运营风险,稳定市场主体的投资预期;对于不能完全市场化运营的这些项目,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在评估论证基础上,注入部分资本金或者给予投资补助;综合运用各种权益性、债务性投融资工具,优化项目经营主体的股权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和延长还款年限,有效提高市场化融资规模。

当前,水利工程在引入社会资本方面已有所探索。Wind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水利建设PPP项目落地金额达2.45万亿,项目数共计2996个。2020年延续高位运行态势,仅1月份PPP项目落地金额达2357亿元,项目数275个。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