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商业新闻中心 > 餐饮频道

火锅家的茶饮生意遇冷 火锅+茶饮模式开始被“嫌弃”了?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王晓然,郭缤璐 网编:王晓然 2020-06-23

茶饮行业总迎来跨界“打劫”者,不少火锅品牌就参与其中,这也让火锅+茶饮模式曾一度成为风口。然而,这个被曾看好的模式近期却发生了些许变化。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合生汇的渡娘火锅的茶饮档口“渡娘的茶”已经关停,并且渡娘火锅店内的菜单中也没有相关茶饮产品。此外,小龙坎、湊湊也已经针对茶饮业务做相应的调整。虽然今年以来的疫情确实对于餐企推动新业务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但“火锅+茶饮”这一模式本身其实也正在面临着重重挑战。

火锅+茶饮发展放缓

曾经也搭上这辆火锅+茶饮“快车”的渡娘火锅如今的茶饮业务似乎按下暂停键。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合生汇的渡娘火锅其旁边的茶饮档口“渡娘的茶”已经关停。同时,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渡娘火锅的菜单中,也下架了相关茶饮产品。

渡娘火锅工作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渡娘的茶档口已经关停,茶饮产品已经下架,火锅店内也没有相关产品。至于关停原因,其工作人员表示:并非疫情所致,茶饮档口在疫情前就已经关闭,主要由于茶饮业务合作方退出合作。

渡娘的茶 郭缤璐/摄

渡娘的茶 郭缤璐/摄

北京商报记者还采访了其他几家具有火锅+茶饮模式的火锅品牌,其茶饮业务也未如愿以偿地循序渐进。火锅品牌小龙坎推出的茶饮品牌龙小茶目前仅有3家门店,并暂停了门店拓展计划。

龙小茶品牌创始人肖士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去年年底在复盘项目时发现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再加上今年受到疫情影响,目前暂停龙小茶门店复制。接下来,将投入更多精力调整完善去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上,同时在今年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集团内部,以供应更优质的产品进入小龙坎门店,以此来完成集团内餐+饮模式的尝试和拓展。

实际上,渡娘的茶、龙小茶是在前几年火锅品牌扎堆入局茶饮市场时推出的茶饮品牌。当时渡娘火锅选择将茶饮档口设在在客流量较大的合生汇店进行试水。主要的茶饮产品与市面的茶饮产品类似,包含奶茶、果茶等,价格也比较亲民,人均消费在15元左右。而龙小茶则设立的并非档口店而是独立茶饮门店,价格也是较为亲民,定位在“国风”茶饮。

疫情并非根本原因

火锅+茶饮这一模式由呷哺呷哺集团旗下高端火锅品牌湊湊率先带入市场,湊湊从创立之初就将这一模式作为自身最主要的特色,并且成功吸引了众多火锅品牌的注意,这一模式也迅速开始在火锅市场掀起一轮尝试的热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火锅品牌的茶饮业务相继放缓发展节奏甚至直接停止,与今年的疫情给餐饮行业带来的压力有一定关系,但却并非现制这一模式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某茶饮品牌负责人看来,寻求火锅外的增长机会是大多火锅品牌布局茶饮市场的主要原因,但火锅企业在茶饮产品的创新性、供应链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同时,茶饮头部品牌布局越来越广、产品更新较快、消费黏性强给初创茶饮品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也看到,目前一个商圈内的不同品牌的茶饮门店布局很广泛,消费者购买很方面。以渡娘火锅合生汇店为例,其茶饮档口周边就有包括乐乐茶、星巴克等三四家饮品店。同时,记者注意到,不少在火锅店就餐的消费者均是购买了其他品牌饮品在门店就餐。

肖士杰表示,目前茶饮产品的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且头部品牌的占位也已经基本完成,致使初创品牌很难在产品上做出差异化并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另外,品牌需要找到一个适合的定位并研发出符合自己定位的产品, 所以做到消费者的认可且提升消费黏性,这对于火锅企业在目前市场纷繁众多的茶饮品牌里脱颖而出是非常有难度的。

业务独立是突围关键

从目前来看,这类以火锅+茶饮模式进行运营的企业在茶饮业务上并非由独立专业团队运营,而这也是导致其茶饮业务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肖士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龙小茶团队目前没有茶饮行业的从业经验 ,从品牌发展策略、产品研发到门店管理再到市场,团队人员也是边学边做。

在餐饮行业连锁顾问王冬明看来,火锅和茶饮的经营理念和发展完全不同,火锅业务方面突出包含着能力、机遇和运气的成分,所以火锅品牌布局茶饮市场存在一定业务、技术等方面的挑战。另外,火锅门店内茶饮销量高是由于其火锅消费场景所致,这也致使不少品牌盲目将饮品的假性火爆作为新的热点。

然而,火锅门店若想在火锅+餐饮模式上成功率变大,其模式上需要做出改变。王冬明表示,火锅企业在茶饮市场上长期发展主要在两个方式,一是入资一个有些规模的茶饮品牌,带动其发展。二是单独组建茶品团队,将火锅业务与茶饮业务分开,不要用火锅团队和策略去管理、干涉茶饮品牌。另外,有部分火锅品牌将茶饮独立运营,但是与火锅门店捆绑布局,这对于品牌后期发展会带来阻碍,后期很难有突破。对于企业来说,最好先突破思维瓶颈,否则结果很难达到预期。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晓然 郭缤璐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