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金融科技频道

新型洗钱盯上比特币、跨境贸易 区块链助力监管进阶

出处:金融科技频道 作者:孟凡霞 刘四红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0-03-23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型洗钱方式也呈现出由传统线下向线上发展的新动向。3月2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联合公认反洗钱师协会(ACAMS)举办的线上反洗钱公益培训中指出,当前,洗钱活动再出新动向,如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洗钱、跨境电商洗钱等风险值得警惕,通过反洗钱工具监测和阻断相关资金链条,是防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微信图片_20200323194410

比特币、跨境贸易等洗钱活动频繁

自疫情发生以来,随着大众外出减少,在线购物、互联网金融、在线支付平台上的交易行为都异常活跃。不过,在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借由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金融犯罪风险相伴而生。其中,新型洗钱方式也呈现出从传统线下向线上发展的新动向,如衍生的比特币洗钱、贸易洗钱、聚合支付平台洗钱等行为值得警惕。

“当前,全球洗钱新动向中比较热门的是通过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洗钱,主要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跨境转运资金。根据监测情况来看,全球比特币交易24小时内成交量曾达到235亿美元。这么大的资金吞吐量是相当惊人的,相当于上交所的72%,深交所的53%,纽交所的24%。”北京捷软世纪有限公司高级专家李振星在会上指出。

他进一步提出,事实上,早在2013年国内监管就曾明确,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也就是说不能利用国内金融机构去买卖比特币,不过,尽管禁止交易,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2018年4月,就有黑客获取比特币,通过帮助中国人洗钱,兑换了3400万人民币,再通过境外支付结算,这一过程中,尽管境内金融机构并不知晓情况,但仍需承担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商报记者多方了解到,因具有匿名、不可追踪、跨国交易等属性,目前不法分子通过比特币洗钱等情况并不鲜见。一币圈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先将汇款人所在地的法币转为虚拟货币,一般可直接在交易所购买;第二则是在收款端将虚拟货币转为收款人所在地的法定货币,同样可通过虚拟货币交易所或直接和卖家线下交易即可。

李振星介绍,“除了虚拟货币洗钱活动外,涉及到跨境贸易洗钱、赌博、地下钱庄等情况也非常多,有报告指出,大概有20%跨境贸易都涉及到黑钱的流动,此外,洗钱活动目前也呈现着上游犯罪互联网化的新动向。”

据了解,目前,聚合支付已成为很多犯罪分子的“金融结算中心”,这一类平台主要通过聚合多种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银行的接口,提供综合支付服务,但同时也为赌博、私彩等提供了资金支付结算通道。

可疑主体控制和报告最关键

针对新型洗钱动向,机构该如何做出洗钱风险监测评估?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主要包括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存、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等三大核心义务;及反洗钱内控制度、组织机构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数据治理等八项基础工作。

李振星指出,金融机构可从交易监测及洗钱评估、KYC客户洗钱风险评估、业务产品及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四大维度识别监测洗钱风险,总体而言,需做到“业务+客户+交易”三位一体的监测预警,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可疑主体控制和报告。即识别风险后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行程一个反馈闭环。

不过,洗钱犯罪分子被发现后很快也会改变手法,更新形式,因此机构需重新识别评估。李振星进一步指出,建议机构对洗钱行为进行归类,找出特征后,再梳理出洗钱场景,再针对场景进行模型监测,进而计算指标。在他看来,规则模型随使用迭代收敛,可大大增加反洗钱监测工作有效性。

协会副秘书长何红滢在会上指出,当前,利用疫情进行的诈骗活动是过往网络金融诈骗行为的延续,通过反洗钱工具监测和阻断相关资金链条,是防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倡议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切实履行反洗钱职责,完善机制,加强培训,继续为金融稳定、市场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反洗钱监管加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值得关注的是,面对洗钱手段不断升级,除了从业机构外,反洗钱监管工作也在不断加码。

从近两年来央行开出的罚单金额和数量都可看出,反洗钱监管也在不断细化和强化。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反洗钱行政处罚共计396笔,罚款金额合计13101.86万元。除量价齐飞以外,处罚手段也越来越多地用到了“双罚制”,不仅仅对涉事单位进行处罚,对直接责任人员也要进行责任追究。

再至2019年,全年反洗钱行政处罚共468笔,处罚金额合计约17273.6万。其中对单位处罚金额合计约16302.5万,对个人处罚合计约971.1万,双罚超过80%。2019年共有319家机构受到反洗钱行政处罚,其中银行203家、信用合作联社31家,保险46家,证券15家、支付公司13家。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开年以来,央行仍在密集公布反洗钱罚单,不乏有机构在同一日被罚多次,还有多家机构一次被罚千万元。无论是从处罚频次还是罚单金额来看,反洗钱监管力度均处于不断加强态势。从处罚原因来看,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报送违反反洗钱规定仍是反洗钱重点处罚原因。

针对反洗钱工作难点,多位参会人士称,当下,需依靠区块链、AI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以赋能监管科技创新,从“事后监管”转向“按需”监管和“即时”监管。

正如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陈钟指出,目前,金融行业监管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上付出了巨大的监管成本,并在反洗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目前各金融机构反洗钱机制来看,仍然存在着客户身份识别效率低、反洗钱工作信息化程度低、反洗钱监管成本高,以及金融机构间相关数据不同步不共享等问题。

在陈钟看来,引入区块链技术有利于实现部门内“业务+监管”的创新,可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到金融机构日常身份登记验证、金融交易及检测审计环节中,实现监管规则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利用智能合约完成实时监管和数据共享,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反洗钱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及事后处置。

据陈钟介绍,目前,协会已指导发起“博雅医链”战“疫”医疗物资捐赠存证公益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免费提供物资确认、可信存证、信息查询等在线服务,并可协助从业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了解交易目的、交易性质。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四红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