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养老频道

高价炒床位、高额返利欺诈频现市场 三部门联合预警非法养老集资风险

作者:杨卉 网编:肖玮 2019-12-03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实习记者 杨卉)近期,我国接连出现多个打着“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等旗号的养老投资项目、产品,因无法兑现投资承诺,让不少老年人辛苦积攒的养老金血本无归……一时间,养老领域成了非法集资的高危地带。对此,12月3日,民政部联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发出了《关于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欺诈销售“保健品”的风险提示》(以下简称《提示》),明确为养老理财、投资行为划出“红线”,即办理“贵宾卡”、“会员卡”、收取高额会员费,以及“炒床位”等现象均不符合正常养老活动范围,存在风险隐患。专家认为,近期频繁出现的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等问题反映出目前国内的管理制度仍存短板,同时,这类案件消费证据难保留、项目资质难界定等,都是摆在相关主管部门面前的难题。

据悉,《提示》中明确表示,近期,一些养老服务机构、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名义,承诺高额回报,以向老年人收取会员费、床位费,欺诈销售“保健品”等手段,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非法集资、传销等犯罪,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具体来说,《提示》中提出,高额返利无法实现、资金安全无法保障、健康需求无法满足、运营模式存在违法风险等四个方面是目前老年非法集资的主要隐患。

据《提示》介绍,在一些案件中,返利资金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缴纳的费用,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多数养老服务机构、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资金运转难以持续维系,高额返利仅为欺诈噱头。如近期登上网络热搜长沙某养老机构非法集资案件,就是利用超出正常范围的高回报率作为吸引老年人投资的噱头。该机构称,老人投入11万元,年利息可达1.3万元,相当于12%的利息。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合法合规的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正常只有3%至5%。如果超6%就要打问号,超8%就有危险。据当地政府的相关通报,目前,该案已有3972名受害者前来登记,涉案金额达5.05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近期还有一养老机构被曝出将一张养老床位炒出24万元的“天价”,被业内称为是打着卖养老床位的幌子违规“炒房”。据悉,在该案中,受害老年人多达2000名左右,受骗金额初步统计也有5亿元左右。对此,《提示》就明确指出,一些养老服务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或超出可持续盈利水平承诺还本付息。在此过程中,大量来自公众的资金未实施有效监管,由发起机构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

针对国内养老市场频繁出现的非法养老集资问题,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这类行为,不仅坑骗了老年消费者,还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而此次出台《提示》,无疑是对老年市场的一次及时预警。同时,党俊武还直言,面对非法集资监管难、保健品难鉴过程复杂等问题,各级监管部门应当加快甄别分类的速度,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有效反馈,但同时,各地也不能对正规销售的保健品、市场化的养老床位全部“一刀切”管理,“既要打、也要扶。”党俊武表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