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金融科技频道

央行穆长春: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将采取双层运营体系

作者:孟凡霞,吴限 网编:孟凡霞 2019-08-10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吴限)8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从2014年到现在,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现在“呼之欲出”,将采取双层运营体系,即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对于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穆长春介绍,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发行数字货币,采用纯区块链架构无法实现零售所要求的高并发性能。所以最后决定央行层面应保持技术中性,不预设技术路线,也就是说不一定依赖某一种技术路线。

穆长春指出,央行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单层运营体系,是央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而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属于双层运营体系。“总体来看,这种双重投放体系适合我国国情,既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

谈及双层运营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穆长春认为,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为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央行的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另外,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现有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不会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形成竞争。由于不影响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不会强化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这样就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另外,采取双层体系发放兑换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有利于抑制公众对于加密资产的需求,巩固我国货币主权。

穆长春还介绍称,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这是因为M1、M2现在已经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相比之下,现有的M0(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的风险。另外电子支付工具,比如银行卡和互联网支付,基于现有银行帐户紧耦合的模式,公众对匿名支付的需求又不能完全满足。所以电子支付工具无法完全替代M0,特别是在账户服务和通信网络覆盖不佳的地区,民众对于现钞依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比较好的工具。”

“由于央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所以对于现钞不计付利息,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现有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冲击。同时,应该遵守现行的所有关于现钞管理和反洗钱、反恐融资等规定,对央行数字货币大额及可疑交易向人民银行报告。”穆长春强调,另外,央行数字货币必须有高扩展性,高并发的性能,它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为引导央行数字货币用于小额零售场景,不对存款产生挤出效应,避免套利和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可以根据不同级别钱包设定交易限额和余额限额。此外,如果需要的话,央行数字货币还可以为央行实施负利率提供条件。

此外,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加载智能合约。央行数字货币所具有的货币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储藏、计账单位)决定其如果加载了超出其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就会使其退化成有价票证,降低可使用程度,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会加载有利于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但对于超过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还是会保持比较审慎的态度。”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