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联通辟谣背后的5G谋略

出处:产经 作者: 钱瑜 濮振宇 网编:尹文武 2019-07-15

3

面对铺天盖地的传闻,躺枪者中国联通终于坐不住了。7月13日晚,针对“中国联通在布局5G过程中排除华为”的部分自媒体消息,中国联通通过公众号发表声明《造谣者,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大?!》,不仅对“不支持华为5G”的消息进行辟谣,并对造谣者予以“强烈谴责”。随着这条措辞严厉的辟谣声明在全网传播,中国联通的5G采购名单也成为舆论场的焦点。

33

官方辟谣

7月13日,中国联通发布辟谣声明称,“近日,公司注意到有关自媒体编造‘不支持华为的企业,居然还有国内四大运营商之一’、‘联通迎来大动作,5G合作商终于确定,可惜不是华为’的谣言,对中国联通的5G合作与采购颠倒黑白、主观臆断、肆意歪曲、恶意诽谤。中国联通强烈谴责这种居心不良、凭空捏造、滥扣帽子、煽动公众情绪、误导社会舆论、极度不负责任的造谣污蔑行为”。

对于中国联通下一步是否会通过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的责任,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对方回复。

根据辟谣声明,中国联通提到的谣言均由自媒体发布,谣言称,“无论是从对华为SA组网模式的选择,还是对5G的解决方案来看,中国联通从头到尾都没有选择支持过华为方案”,“这并不是中国联通第一次胳膊肘向外拐,此前中国联通便已经给出了爱立信一份大订单,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已经是其第二次抛弃华为”。

然而,北京商报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在5G建设过程中,中国联通一直与华为有各类合作。今年6月,深圳联通公示了“深圳市第五代移动通信试验网络项目”两个采购包的80个站点的询价结果,华为和中兴两家设备商最终中标。

万亿市场

事实上,随着5G时代的逼近,关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5G布局传闻也不少。近日,有消息称,诺基亚已经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分别签订框架协议,总价值超过20亿欧元,其中诺基亚与中国移动公司达成约合15亿美元的一年期框架协议,协议内容是诺基亚在中国部署4G、5G技术和服务。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5G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即将到来,将会给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等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对传统产业而言,传统企业将会与产业互联网成为命运共同体,借助5G的力量实现质的飞跃。对新兴产业而言,则会带来一个全新的领域,5G的意义很可能会超过互联网的发明。5G是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由此,中国广电成为除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外,又一个获得5G商用牌照的企业。

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5G是一个万亿级的巨大市场。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产业经济贡献》,预计2020-2025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5G网络总投资额在9000亿-1.5万亿元,同期电信企业5G业务收入累计将达到1.9万亿元,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不过,对中国联通而言,5G的意义不仅限于此,它还是自身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在3G时代,中国联通优势明显,但进入4G时代后,中国联通的步伐慢了半拍。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曾坦言,中国联通在4G时代的建网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大运营商,时间掌握出现重大错误,“5G时代的到来是中国联通扳回一局的关键机会,中国联通绝不会再犯4G时代的错误”。

谨慎布局

尽管5G商用牌照6月才正式发放,但三大运营商的5G布局早已开始,作为三大运营商中资金实力较弱的一家,中国联通在5G布局上更为“精打细算”。

我国5G建网预计总投资额需上万亿元,但三大运营商2019年的5G投资预算较为有限,其中中国联通的预算最为谨慎。中国联通预计今年用于5G建设的资金预算为60亿-80亿元,中国电信今年的5G建设投入预算为90亿元,中国移动的预算则不会高于172亿元。

对此,王晓初此前表示,5G需要大投资,但也要“捂紧口袋”,谨慎及逐步扩展业务。现在还不到5G大规模投入的时间,因为5G的技术尤其是商业模式还需要探索。

5G终端方面,今年4月,中国联通正式交付首批12个品牌共15款5G友好体验终端,包括OPPO、vivo、华为、小米、中兴、努比亚。

在组网方式上,在此次辟谣声明中,中国联通再次重申将始终以SA(独立组网)为目标,持续推动5G关键技术突破,积极推进R16标准协议和SA(独立组网)网络设备、终端的成熟,积极推进基站和终端具备NSA/SA(非独立组网/独立组网)双模能力;对5G网络商用设备的选择,也将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进行。

SA、NSA分别指的是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与SA方案相比,NSA相关标准发布更早,技术也更为成熟。但SA网络能够更好地支持5G新特性,具有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能更好地支持低时延和各类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应用。

与5G建设进展相比,终端消费者对5G资费的价格更为关心。近日,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称,初步计划,面对消费者市场,5G收费模式与4G产品既有承接又有创新,流量是其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会根据5G业务的技术特点研究新的计费模式。“政企客户市场,5G服务结合网络的建设将更个性化和场景化,预计会根据客户需求,一客一策,推出基于场景的多元化收费模式。”该负责人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濮振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