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商业新闻中心 > 餐饮频道

数说网红云集的饮品市场: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出处:商经 作者:郭诗卉,郭缤璐 网编:王晓然 2019-06-13

2019北京餐饮品牌大会即将于6月18日举办,届时由北京商报以及饿了么口碑、城市数据团携手打造的《2019北京餐饮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将同步发布。《报告》中对于北京地区饮品业态的消费趋势做了详细的解读和呈现。

《报告》对于北京饮品市场做了重点分析和呈现。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北京饮品市场呈现出门店布局广泛、门店活跃度下降的特点,品牌将迎来新一轮洗牌期。与此同时,部分饮品企业开始从产品、数量、场景等多方位进行创新升级,不断挖掘和深入市场。

微信图片_20190613171057

服务90后:对产品创新要求极高

饮品品牌开始与“排队”、“限购”、“黄牛”、“融资”这些标签绑定,而这背后体现出的是饮品市场的兴起和潜在的市场规模。不过,在门店密度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饮品品牌门店活跃度却有所下降。根据饿了么口碑数据,北京国贸、中关村、王府井、望京等热门商圈饮品品类新店增长数量排名前列,而这些商圈内门店活跃度最低的业态中都包含了饮品/甜点和奶茶。

微信图片_20190613171122

“新奇特”成为当下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标签,而应运而生的新饮品品牌凭借“高颜值”“新口味”迅速抢占饮品市场,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不过,也侧面反映出新饮品品类消费客群较单一化的特点。以中关村商圈为例,中关村“90后”消费群体在奶茶和饮品/甜点品类的消费贡献度分别是68.86%和61.54%,而“80后”消费群体在该品类的消费贡献度分别为16.60%和22.28%,“70后”消费群体在奶茶和饮品/甜点品类的消费贡献度不足10%。

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表示,饮品品牌的品牌周期确实短于其它行业品牌,这主要原因在于茶饮市场对于创新要求极高,产品迭代速度较快,品牌在创新或者研发上一旦懈怠,很容易被市场淘汰。目前的茶饮市场无论是对于资本、技术还是供应链的要求都愈来愈高,这也是市场逐渐成熟的表现。

毛利可达80%:纷纷入局成红海

高利润、低门槛的饮品市场成为企业跑马圈地的重要因素。一位不愿具名的茶饮投资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市面上的台湾奶茶门店毛利最高能达到85%,如果采用比较优质的原材料,毛利也能达到70%,这其中还包括茶饮的包材等物料。“茶饮毛利相对很多餐企而言是非常高的,这也是吸引投资人的重点。”

由于饮品市场的高利润和高需求,咖啡品牌、火锅品牌、快餐品牌等餐饮企业纷纷入局饮品行业的消息层出不穷。2018年6月,太平洋咖啡顺应健康茶饮需求,以中国茶叶为原材,推出“太茶”系列,同年12月,又在上海开设了旗下的子品牌“太茶”的国内首家独立门店。同为咖啡品牌的瑞幸咖啡也开始拓展新品类,在今年4月正式上线茶饮系列产品小鹿茶,主要以芝士奶盖茶为主。同时,“火锅+茶饮”的模式不断在呷哺呷哺、海底捞、小龙坎等火锅品牌上体现。2018年,呷哺呷哺旗下的中高端火锅品牌凑凑就推出了茶米茶,随后又成立单独的茶饮品牌;同年8月,火锅品牌小龙坎推出了独立茶饮品牌“龙小茶”;近期,海底捞又推出奶茶和果茶两类多款茶饮产品,目前覆盖了全国多个城市的部分门店。

微信图片_20190613171104

实际上,茶饮品牌扩张的加速离不开资本的加持。据公开资料显示,多个茶饮品牌获得资本青睐,融资总额超过13亿元。2016年,喜茶获得龙珠资本、黑蚁资本的过1亿元A轮投资;同年,因味茶获得刘强东5亿人民币A轮投资;2017年,奈雪の茶获得天使轮、A轮投资; 2018年,煮叶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喜茶获得4亿元B轮融资。

网红的下半场:各自寻找护城河

在企业跑马圈地的同时,门店活跃度开始下降,这表明饮品市场洗牌期即将到来。另外,目前一些饮品头部品牌食安问题频现,这也体现出目前该行业领域标准化有待完善,饮品行业有待洗牌。对此,部分企业开始从产品、数量、场景等多方位进行创新升级,不断挖掘和深入市场。

前不久,北京首家喜茶热麦店落地五棵松华熙商圈,这是喜茶第一次将子品牌喜茶热麦布局北京地区,此次喜茶热麦还结合北京当地的小吃文化,联合北京当地商户“姥姥家”,推出三款北京限定款。同为茶饮品牌的奈雪の茶也开始差异化布局。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奈雪の茶华贸中心店二层已悄然开设一家Bla bla Bar奈雪酒屋。除了市面上常见的啤酒、红酒等酒品外,店内推出了度数相对较低、颜值相对较高的调制鸡尾酒和无酒精饮料,该门店营业时间在中午12点至次日凌晨2点。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随着饮品市场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正在进行多时段、多场景、多品类的多元化布局,其核心点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捆绑消费群体,让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消费黏性加强,品牌功能更加复合。

王振东表示,如今新中式茶饮从概念的提出至今不过数年,还处于一个探索期,目前百家争鸣的局势对于一个新兴业态未必是坏事,同时更有利于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市场总体来说已经从流量为王变成了质量优先,推广和营销固然重要,体验也是必要的,但由于消费者品味不断提升,并且餐饮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品质,对于流行趋势的把握能力决定了茶饮品牌的未来。当下茶饮市场的创新实际上已经即将进入瓶颈期,率先突破的品牌将会在下一个上升波动内获得优势,但前提是茶饮行业包括餐饮业需要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来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形成有效的行业壁垒。

北京商报记者 郭诗卉 郭缤璐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