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水果自由,制造焦虑比焦虑更可怕

出处:政经 作者:陶凤 网编:尹文武 2019-05-20

新一轮水果焦虑,由傲娇的车厘子蔓延到了低调的苹果。随着苹果、梨、葡萄等普通水果的价格集体攀升,不少网友感叹:“车厘子自由难实现,现在又要失去普通的水果自由吗?”

具体来看,苹果6块一斤,比去年贵2块,涨了五成;丑橘,10块一斤,比去年翻了一倍。水果价格受季节因素、产量因素、库存因素、运输与包装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水果普涨的原因中,最主要的还是去年全国主产水果大产区整体减产。货源紧缺,供不应求,自然会导致价格上涨。

入库贮藏、冷链运输,这些对于消费者来说稍显陌生的词汇,其实对水果市场意义重大。如果不能实现即时入库贮藏和全程冷链运输,不少水果会烂在运输和流通的环节。损耗的成本最终还是要消费者来买单,消费者自然会“累觉不爱”。水果消费结构升级也是原因之一,进口水果销售量不断增加,整体水果价格也将水涨船高。

春节前,爆款网文《26岁,月薪一万,吃不起车厘子》引发水果焦虑。文章把女生财务自由从低到高分为15个阶段,最基本的是辣条自由,然后是奶茶自由、视频网站会员自由、外卖自由、车厘子自由、口红自由等。

乍看此文,很容易“于我心有戚戚焉”,但仔细咂摸起来还是熟悉的焦虑鸡汤。作为非刚需的进口水果,车厘子保鲜要求高、运输费用贵,自然价格高。白领偶尔尝尝鲜没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确实有点夸张。随意拈取一个参考系,就对一个群体的生活、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妄下结论未免过于草率。

车厘子热销仅仅是进口水果逐渐普及的缩影,泰国榴莲、秘鲁蓝莓、新西兰奇异果、墨西哥牛油果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以“水果自由”论财务自由,虽然矫情也有几分时代变迁的影子。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水果的存在感变强了,以车厘子为代表的高端水果更是暴露无遗。车厘子自由背后是标准层面的“升维”,也是消费能力认知“明降暗升”。

那些抱怨车厘子难自由的人,往往都是对车厘子跃跃欲试的人,而那些压根儿不考虑将车厘子装进购物车的人,才不会在意所谓的车厘子自由。马斯洛需求理论都是从低向高走,低梯度需求都还没满足,谁会想到更高阶段的享受性需求?不同消费人群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不同的品种量力而行,但总有人喜欢借题发挥制造焦虑。

从“一场大病,让中产变成低端人口”到“没有5000万,不配谈财务自由”;从“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到“人到中年,职场半坡”。中产、中年、职场、教育、房子等各种焦虑经常被人利用,在碎片化、肤浅化的社交媒体环境中,可怕的不是焦虑本身,而是不负责任的放大和处心积虑的强化。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