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文旅中心 > 教育频道

学习类App大变局

作者:刘斯文 2019-05-15

image001

近日,刘强东退出章泽天首投项目引发关注。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在线教育品牌“作业盒子”所属公司北京知识印象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刘强东个人及其控股50%的东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退出。而在2015年,作业盒子曾获刘强东、章泽天、好未来和联想之星等方的A轮融资。事实上,自今年初关于严禁有害学习类App入校的通知发布后,关于其未来发展路径在业内广为讨论。有行业人士表示,一场有关入校学习类App的行业洗牌拉开了帷幕。而近期,广东、浙江等省前后发布了对其细化的管理办法,似乎给学习类App的存活路径带来了“生机”。

遭遇监管

据悉,2014年成立的作业盒子至今已完成5轮融资,最近的一轮定格在去年2月的1亿美元C轮融资。在2015年7月,其曾完成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好未来领投、刘强东、章泽天和联想之星跟投。作业盒子是章泽天的首个投资项目,从此前的股权结构看,刘强东持有知识印象4.35%股份,东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31%,章泽天为东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于刘强东及其控股公司退出一事,作业盒子回应称,属于正常VIE架构调整。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学习类APP代表作业盒子相关负面信息频出:因收费问题遭人民日报质疑、商业模式疑遭遇监管红线、被传资金链断裂等。当时,作业盒子曾回复称,系竞品公关公司恶意所为。CEO刘夜也表示“我们很好。”

事实上,自今年初关于严禁有害APP等相关政策落地后,行业洗牌也同时拉开了帷幕。据了解,学习类APP产品多从作业场景切入,模式分为to B和to C两类,新政颁布后,B2B2C遇阻,学习类APP企业开始面临生死抉择。选择争夺C端还是继续进入公立校成了一个不得不主动面对的问题。

对于新政的发布,有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进校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制度的政策红线企业不得不面对,公立校对此类产品的态度将十分谨慎且保守。

多鲸资本创始合伙人姚玉飞表示,政策监管方面的担忧主要有三点:一是内容,即学习类APP中可能回出现一些超纲、涉黄以及违法的内容,二是针对学生的隐性收费,三是此类企业可能存在与学校之间的非招投标类或非公开交易。

政策“生机”

据悉,政策出台后,北京、江苏、四川等地开展大规模排查,大量严重违规的App被勒令关停下架,学习类APP有害学习之风似乎随之戛然而止。但不到两个月后,又有媒体曝出学习类APP以更名来换汤不换药的运营。上文资深人士表示,这是由于谁来审查、如何审查、审查什么的细节问题没有解决,监管政策落地效果就会打折扣。

近日,广东省率先出台了针对校园学习类APP的管理暂行办法(简称《管理办法》),明确了校园学习类APP内容审查工作由广东省教育厅统一负责实施,不需要各地市、县(市、区)、学校和机构逐级审查。规定校园学习类APP主办者应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查机制,实行黑灰白名单和红黄牌动态管理制度,审查通过的便可列入白名单在校园使用。同时,浙江省也于4月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将“严禁教师通过QQ、微信群留作业”改为“严控”。

有学习类App从业者表示,广东、浙江的新规都在教育部原有政策上,给出了更加细致具体的落地细则,避免了学校不敢用、索性全不用的顾虑。1月的新政出台后,我们的入校路径就一下子被堵住了,《管理办法》对行业来讲是个好消息,明确了监管部门、监管办法和自查的规范标准,对合规的学习类APP来说是曙光。

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校长钟亚利告诉记者,对有害的学习类App毫无疑问要大力加强监管,不能存在对学生有害的信息,和间接代替了老师的教学。但是,不能忽视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学习类App。因为即便加强了监管,学生没有养成健康的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工具的习惯,那社会舆论还会质疑学习类App对学生的影响,并把监管问题和使用问题混为一谈,App某些具有鼓励和展示的平台功能也被抹杀。

合规发展

可见,学习类App在充分占领市场后,在政策监管并逐渐细化后进入到自我调整的关键期,如何优化产品内容,提升竞争力、实现自身价值是学习类APP企业未来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上文资深人士认为,学习类APP本身就是和教学相关的,通过支持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获得学校的支持使用,所以路径上不能也不应该变更,只有更好地合规才行。无论面向B端还是C端都该更好的修炼内功。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既要看到学习类APP在提高学习效率、丰富学习内容上的积极意义,也要看到内容、护眼方面带来的潜在风险。这里的核心是如何扬长避短,以疏代堵。

同时,在钟亚利看来,监管之外,学习类APP要围绕内容来做产品,要切实了解教育教学需求,而这其中,师生互动和评价功能是该关注的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学校方面对于合规的学习类APP存在着需求缺口。

“政府端并未完全限制学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获取企业提供的APP服务。而要使学习类APP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学校、政府部门、教育行业的共同协作也将成为强大的推动助力,”上文资深人士坦言。未来政府购买学习类APP服务或将成为一种形式。政府和学校与相关教育行业进行直接对接,通过定制化需求的方式,共同打造良性盈利发展模式。

而对于学习类App行业自身发展来说,也应当积极进行业务调整,进行业务转型与升级。针对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需求,或将更进一步寻求内容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将智能AI技术的发展融入APP应用当中,针对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定制化服务。学习类APP推动着教育市场的扩增,也能帮助学校、机构获取学生学习的数据,推动教育的互联网化和数字化,还是具有很大的前景的。只是,从教育初心出发,符合政策的引导与规范将越来越重要。

北京商报记者 刘斯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