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西单觅食森林开业遇冷 纯餐饮项目缘何流量受限

出处: 作者:王晓然 刘卓澜 网编:商业新闻中心 2019-01-21

微信图片_20190121184558

空置许久的西单国际大厦终于迎来了新住户,西单觅食森林项目于近日悄然开业。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觅食森林同期开业的商户仅约已签约商户的20%,还有部分区域正在招商中。面对西单商圈南北客流不均的现象,想要依靠觅食森林扭转还尚未可知。专家分析认为,项目靠餐饮引流需要结合文化、艺术、娱乐及个性等元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同时还需引入更多具有自身吸引力的品牌,值得消费者专程来消费。如果该项目能够将品牌、设计、多业态结合,才能适应西单商圈的发展需求。

开业门店仅二成

觅食森林开业初期略显冷清,大部分商家还处于装修和未开业状态。北京商报记者分别在工作日中午、周末下午走访觅食森林,看到该项目虽已开业,但营业门店并不多,其中营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一、二、三层,大约十几家左右,在整体挂牌商家中约占20%。

微信图片_20190121184611

同时,商场四、五层还有大面积空置店铺处于招商状态。记者还留意到,在项目的二、三层拐角处,还有一家设计师服装店进驻,与整栋楼的餐饮门店显得格格不入。

项目内商家多为个体自营门店,上座率堪忧。在北京商报记者走访期间,每个门店都有近5折的优惠福利,但大多开业门店中几乎都是空座,吃饭的消费者少之又少。一位学生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大部分餐品的定价并不低,“在二层的一家门店看到一小块面包需要近30元,虽然有买一赠一的优惠,但对于一家个体蛋糕房来说定价还是略高”。另一位女性消费者表示,原以为该项目内的餐饮多为当下的网红小吃,类似于中关村食宝街项目,但进来后发现与想象中有差距。

微信图片_20190121184615

公开资料显示,觅食森林是西单商圈唯一一家餐饮综合体,总共拥有六层面积,负一层主要以创意手作市集、创意杂货铺、美食伴生品等为主;一层多为烘焙、冰淇淋店铺;二层主打网红美食,如小仓牛、Sukka东南亚食集、疯克大象等,覆盖中西式多种餐饮品类;三层以街头美食为主打特色,如花盛精致料理、四眼仔车仔面、小米鸡等;四层主要为创业者打造了餐饮孵化空间,以新品创意美食为主;五层主打老北京特色小吃。

北京商报记者在觅食森林的指引牌上看到,目前已完成招商的店铺大约有60家左右,其中连锁品牌有鲜果时光、四眼仔、继光香香鸡等。 

对于项目的集体运营,北京商报记者尝试通过拨打楼体外部公开张贴的招商电话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前并未取得联系。

商圈餐饮竞争激烈

 

对于现处于试水期间的觅食森林来说,能否成为西单新地标还有待观望。与类似业态的中关村食宝街相比,觅食森林不仅在占地面积和引进品牌知名度上相对局限,而且消费客群也相对单一。此前食宝街一期项目入驻商家约90家,二期项目约60家餐饮品牌入驻。其中不乏自带IP流量的网红小吃,如五道口枣糕王、海盗虾饭、一杯便知答案茶等。同时,食宝街周边汇聚众多院校的学生群体、互联网公司的白领消费者以及专门前来的年轻消费者,客群覆盖较为广泛。

相比之下觅食森林整体引入品牌上仅60家商户,其中近一半为新兴品牌,目标客群主要以周边商业体的逛街消费者为主,并不能彻底覆盖不同时段的消费。

此外,觅食森林不仅面临着外部项目的对标,也面临着内部项目的竞争。随着西单街区提档升级,曾经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的路边小吃店也越来越少,西单众多项目均看重小吃餐饮在该区域的重要性,纷纷加码餐饮业态。如华威大厦创立餐饮街区“约饭街”,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后续又扩张二期项目,也是餐饮业态。西单大悦城也推出餐饮主题街区“查特花园”,多以国际品牌餐厅为主,在该商圈的现有餐饮业态中寻求差异化。

微信图片_20190121184607

汉博商业研究院表示,从个体项目上来看,觅食森林主要覆盖的还是年轻客群,该项目需要相对于以往的西单商圈餐饮业态做出升级或者差异化发展。此外,餐饮本身是具有目的性的消费,所以该项目还需要在运营上下功夫,通过多种方式把觅食森林打造成网红地标会对日后发展有利。此外,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指出,引入的餐饮品牌是否具有自身吸引力也十分重要,更多特色店以及网红店会吸引消费者专程前来体验,而如果仅是连锁餐饮品牌,则很难起到吸引客流的作用。

难破西单冷热不均

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影响整个商圈发展。汉博商业研究院表示,觅食森林从单体项目上来看,因为体量不大,门店数量有限,所以相对的影响力也不够大。同时,西单商圈这两年虽然在调整之中,也就面临项目复杂、破旧的问题,尤其大多品牌现在会选择三里屯太古里进驻首店,西单的特色就逐渐被削弱。同时,西单区域停车问题也是大部分消费者反馈较多的问题,停车难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体验感。

赖阳则表示,打造整栋餐饮项目,需要考虑整体项目内部的结构和层级,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商业互补,若只做单一餐饮业态,可能会造成在非吃饭时间段很少。虽然西单区域的各大项目都在加码餐饮,但从不同个体项目的角度上来看仍存在较大的需求,尤其是该区域大量的消费者和工作人员也需要大量餐饮支撑。

存量商业的升级转型是西单商圈提升整体品质的关键。汉博商业研究院还表示,若是能够将一些存量商业或者老百货朝着新颖的集合店改造,或许是一条新的出路。同样,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创新分会执行会长红建军也认为,商圈当中自行分层彼此对应高低消费力当中的不同层次是价值最大化的方式。随着西单商圈近两年大力调整,商业生态已经要比大调整之初丰富得多。但在整体层次丰富之后,商圈当中商场之间定位明晰、有效错位与商场逐利、竞争热门消费趋势的平衡则是更为持久也更难把握的论题。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晓然 刘卓澜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