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首都演艺

《人生若只如初见》缘何一见难忘

出处:首都演艺周刊 作者: 卢扬 穆慕 网编:尹文武 2019-01-10

C2019-01-11首都演艺周刊2版01s001

刚刚结束在国家大剧院的三场连演,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又马不停蹄地开启了包括上海、杭州、重庆等十多个城市在内的全国巡演。数百道灯光变幻、数十灯光道具师轮轴操作、全手绘软景片、裸眼3D效果,在一系列全新舞台技术的映衬下,关于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传奇一生正在上演。

因一句话有了一部戏

“最初,做这个舞剧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只是因为‘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句话。”谈起最初的创作灵感,该剧总导演、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刘震如此回忆道:“大部分人,甚至是更多人,你只要跟他说这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他总会觉得朦朦胧胧,我好像在哪里听过,我好像不陌生。但是这篇文章谁写的,肯定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你说知道重要,还是不知道重要,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用这句话,哪怕是写这句话的人,或者是来感受中国文化中最真、最善、最奉献、最具有不可替代的一种美的传承,于是故事的序幕就是这么拉开的。”

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紧紧围绕着一个“情”字展开,讲述了纳兰性德如何把亲情、把友情、把民族情,用自己短暂的这一生去实现。“他应该是世界上,惟一一个能给自己的爱妻写50首悼亡词的人,你要知道他写悼亡词的每一个字都可能会难过,他会怀念这个人。他又不是一天就写能完1首,所以他一直都沉浸在这种爱情里。”在刘震看来,所以王国维才会盛赞他说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无论是纳兰性德的词,还是纳兰性德传奇的一生,都有着一种高度审美的家国情结。

现代科技演绎古典含蓄

作为一部展现历史人物情感纠葛的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欣赏习惯,更加立体地展现纳兰性德,首次尝试运用全手绘软景片、裸眼3D效果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舞台上,凄美动人的爱情,豪情壮志的少年,伴着流传千古的诗词旁白、时而轻快时而宏大的音乐、变幻如梦的灯光以及极其精彩畅快淋漓的编舞,将康熙盛世时交融碰撞的满汉文化、家国天下的民族情怀和挚爱一生的坚定信仰呈现在观众眼前。帷幕后,灯光师一次次地调试灯光、定位定点;道具组想方设法将大鼎、书墙等既符合舞台需求也能体现时代背景的道具精益求精地再现;服装组的老师们一遍遍为演员调整衣冠,针线随身,只备临时缝补的不时之需;机械师熟练地从栅栏天顶上垂吊器械,乐池升降平稳而不着痕迹。

灯光师马博强调:“作为灯光设计,我们首先从诗的方面出发,对于中国水墨进行了影调处理。把舞台看做是一个画面,用灯和光给舞剧着色,将舞美和人物更水墨化和写意,体现舞剧中的诗性,使其更中国化,是一个唯美的舞剧。”

亦幻亦真还原纳兰性德

据悉,该剧由海淀区委宣传部出品,由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淀区文化委员会等单位共同支持,由海淀区舞蹈家协会创排完成。剧中男女主角分别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孙科和青年舞蹈家胡玉婷饰演。舞剧还特邀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陈铎深情朗诵了纳兰词经典篇章,让观众欣赏舞剧的同时,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再次感受纳兰词作的美好。

孙科表示,“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中有很多初见,诠释这样一个角色、一段故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初见’吧。我参演过一些舞剧,接到纳兰性德角色任务时,我与导演探讨创作思路并通过文献资料深入了解、捕捉人物气质与特质,在刻画人物时从纳兰词中寻找情感表达”。

“舞剧创作过程中起起伏伏,经历了很多也感受到很多。‘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千古金句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内涵,它包含了每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也正是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也是我创作作品和体会作品以来最核心的力量;这是从最初的感受直到存留终生的真挚之情。”刘震如是说。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穆慕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