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中西方煮酒论英雄

出处:政经 作者:陶凤 网编:段跃 2018-11-14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2日,“漫威之父”斯坦·李在好莱坞一家医疗中心去世,享年95岁。就像东方的武侠世界里没有了金庸,漫威宇宙中也失去了这位超级英雄的缔造者。

两位中西方英雄的造梦大师,有许多惺惺相惜的地方。他们都创造了几代人心中不朽的英雄传奇,由此衍生出超级IP大放异彩,在市场上创造了惊人的商业奇迹。

粉丝们和漫威世界的初遇,依然清晰如昨。雷神索尔、美国队长、绿巨人、钢铁侠,这些超级英雄都是拥有血肉之躯的人类或强化版人类,都有爱恨情仇喜怒哀乐,有各自不可妥协的理念和信仰。斯坦·李花尽心思打造了一个又一个能力与性格迥异的超级英雄,刻画了他们并肩战斗或是产生罅隙的情节,最终营造出只有漫威英雄才能拯救的世界。

“英雄”一词来自于希腊语,意为“保护和服务”,带有普世价值的“超级英雄”因此很容易俘获人心,成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类共同的文化信仰。我们之所以爱看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是因为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超级英雄,他是那个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世俗计较的“自我”,也是难以控制欲望与自利冲动的“本我”,更是相对理性和追求尽善尽美的“超我”。

金庸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丰满的侠客,构建了华人世界普遍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寄托。他擅长在武侠小说里将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传奇糅合,创造出一种半史半奇、亦真亦假、虚实之间的境界。在他的故事里,有行侠仗义扶弱济贫,也有家国天下儿女情长。

当岳不群扯下假须,当杨过跳下悬崖,当李莫愁在火中低唱问世间情为何物,当郭靖说为国为民方为侠之大者时,金庸将中国文化重构在完整的“江湖”实体内,一个更加辽阔的、文化意义上的“想象共同体”油然而生。武侠行踪在不同的地理坐标下铺展游移,小说里的人物与思想,在朝与野、涉政与隐退、向心与离心、顺从与背叛、大义与私情之间寻求着平衡,思考着普遍的人性和历史的规律。

金庸舍不得送别,他偏爱的人物,常常没有结局。风清扬依旧在华山后山,乘兴而来,踏月而去。黄药师依旧在东海孤岛,风起醉酒,潮生按萧。

斯坦·李也不想谢幕。让他笔下的英雄向来拥有不死之身,这些英雄总会在人类最需要的时候回归。正在热映的电影《毒液:致命守护者》中,斯坦·李在影片最后一刻登场,边遛狗边告诫男主不要放弃。

当金庸武侠超越了民族和国家边界的概念,当斯坦·李漫画中走出的人物,成为后现代全球性消费叙事中的神话,当中西方特别会讲故事的人终究成了被讲述的故事,才发现我们还没来得及与大师好好告别。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